09生科3王远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doc

09生科3王远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9生科3王远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惠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姓 名 王远亮 学 号 091301326 专业、班级 09生科3班 指导教师 王国莉 职 称 副教授 课题名称 苦瓜种质资源的SSR分析 选 题 依 据 和 意 义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又名凉瓜,是葫芦科苦瓜属蔓性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尤以华南及长江流域栽培较多。苦瓜的营养价值[1]很高,其嫩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瓜类蔬菜中最高。此外,苦瓜具有药用价值[2],近年来人们从其种子、果实、叶子中分离提取的多种活性成份,具有降低血糖、抗病毒、抗肿瘤、广谱抗菌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基于人们对苦瓜药食兼用双重功效的深入认识,市场对苦瓜的需求量逐年提高,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苦瓜起源于印度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在印度、日本和东南亚栽培历史悠久[3]。南宋时传入我国,在我国已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经过长期的训化、自然杂交和人工选择,苦瓜形成了丰富的品种和类型,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基础,果实的形状、大小、色泽以至种子的颜色和形态都有很大差异。对其亲缘关系进行正确的评价鉴定可以为苦瓜优良品种选育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过去苦瓜主要是从形态学方面研究苦瓜种质资源,胡开林[4]等(2003)根据形态特征将24个长身类苦瓜分为5个品种群。张长远[5]等(2005)利用RAPD分子标记将45 个栽培苦瓜品种分成滑身类和麻点类两大类;黄如葵[6]等(2008)对苦瓜的33 个种质资源的植株、果实和种子等28 类形态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资源可划分为3 个组群,即野生型组群( 组群I ) 、密瘤小果型组群( 组群II) 及长大果型组群( 组群III);其中组群III 又可以进一步分为3 个亚组群;张凤银[7]等(2011)对44个苦瓜品种(系)的26个形态学性状调查以及反映果实营养成分的5项指标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形态学性状方面,果形、果色、单果重、瓜瘤的大小,单瓜的种子数在品种(系)之间差别大,而植株的分枝性、瓜横茎以及种子的花纹等性状则差别小。 形态标记简单直观、容易观察记载,是检测遗传变异最古老也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但形态很容易受生态环境变化、生育期及基因显隐性的影响,有些品种形态水平上的差别很小,导致很难客观地估计遗传变异性,从而使形态标记在植物育种中受到一些限制。目前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苦瓜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已有相关报道。温庆放[8]等(2005)利用12个随机引物对24份苦瓜材料进RAPD分析。共扩增出的79条谱带,有56条为多态性带。比例为70.89%;聚类分析结果:在遗传距离为0.343时,将供试的24份苦瓜材料聚成三大类群。杨衍[9]等(2009)对36份苦瓜种质资源进行 AFLP-银染分子标记技术扩增, 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评价分析。筛选8个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 E+3/M+3引物组合对36份供试材料的基因组 DNA 扩增,共获得条带数 1142 条,多态性条带数 992 条,扩增效率 87%,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 142.75 条;UPGMA 分析将 36 份资源从变种间水平分为 2 个类群。高山[10]等(2010)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8份苦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10个RAPD和10个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93条和81条带,多态性比率分别为50.54%和61.29%;RAPD和ISSR标记检测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范围,分别为0.287~1和0.221~1,ISSR(平均GS值0.672)检测多态性效果高于RAPD(平均GS值0.694)。RAPD标记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分为3个类群6组,分类结果与苦瓜瓜瘤的表型分类比较相似;ISSR标记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分为3个类群7组, ISSR标记划分类群与形态上以颜色分类比较接近。陈禅友[11]等(2012)利用 ISSR 分子标记对 30 份苦瓜种质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4~10 条,平均 6.07 条。 对 ISSR 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 份苦瓜种质间的遗传距离为 0.025~0.520。 在遗传距离为 0.21 处可将 30 份苦瓜种质划分成 6 个品种群,其亲缘关系与种质地理分布和植物学性状特征等有一定关联。 近年来,国内外在苦瓜遗传育种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的鉴定、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资源的创新和杂种优势的利用。由于缺乏苦瓜种质资源多种性状遗传规律系统的基础研究,致使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工作难以取得大的突破,选育的新品种难以聚合多个综合优良性状。因此,评价苦瓜种质资源,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