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历史教学论 历史教学中的诚信教育——由一次考试作弊引起的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中的诚信教育
——由一次考试作弊引起的教学反思
【内容提要】“诚信”是国家对公民实施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当前中学生诚信道德不容乐观的状况,作为历史教师,要从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细微处入手,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和优势,以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为载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诚信”问题,树立正确的“诚信”观,最终达到将诚信教育从他律引向自律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教学 诚信教育 反思
一、反思的开始
2008年1月21日下午5:00,本校期考考试的第二科,随着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学生陆续走上讲台交卷,(原本我是让最后一排同学从后往前代收,但是有些学生没写完还在写,所以收卷的学生等不及就自己先上来交了)为了避免两个年级试卷及答题卡交错,我在讲台帮助整理,但是就在这个时间段,二年级的一个学生正在奋笔疾书抄另外一个学生的试卷,被巡查的年级领导当场抓到!看到那作弊的学生几乎空白的试卷,只有抄的那两三行公式,我当时觉得好笑又好气!好笑的是考试2个钟头都坐过来了,交卷的一瞬间还要作弊,作也不作高明些,还让人抓到!好气的是那学生竟然是我教了一年的学生,虽然当时我只是她的历史科任老师,虽然我现在不再教她了,但是我总觉得这是我的责任: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我没有很好地发挥历史教学的功能,没有培养好学生诚信意识……
“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做老实人吃亏” 、“讲信用无用”等观念广泛存在;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国家助学贷款按期偿还率持续下降… …据《关于当前上海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当问到“老师在你的试卷上多评了分,你会作出什么反应”时,有40 .1% 的学生在三项可供选择的选项中认同的是“这不是我的错,分数也不用改了”,认同“ 马上找老师把分数改过来的仅占 14.6% 。造成这种信用危机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上的种种欺诈现象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学校教育中诚信意识培养的严重滞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的“真”,内涵是丰富的,但最根本的便是“诚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连诚实守信这样基本的社会准则都做不到、做不好,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它对于社会的责任和意义。因此,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历史教育工作者来说,本着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在自身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已迫在眉睫。
二、历史教学中的诚信教育
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广博性,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政治、经济到军事、艺术、文化以至风俗民情等等,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所有传统美德无一不是透过历史根植于我们灵魂深处的。因而历史课在德育工作中,是大有文章可作的,借助历史教学引导青少年学生培养诚信意识,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
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学科本身“真”的特点,建立历史学的崇高感和威严感,树立诚信教育的正面楷模。何谓诚信?“诚实守信不欺之谓也”。诚实,就是指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颠倒事实,光明磊落,处事实在;守信,就是说话算数,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诚实守信就是求“真” ,就是追求正义。历史科学向来是讲究“直笔”的,古往今来,无论中西,历代史家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世负责的精神,一贯追求历史科学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惩恶扬善的功效,这与诚实守信所要求的“真”,从本质上是相通的。正是由于这种严谨求“真”的修史传统,传承至今的绝大多数史籍都是可靠的信史,具有公认的权威性,这使历史科学本身就成为一种求“真”的典范和榜样,对学生而言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所以作为历史教师,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余遗力地宣传历史学这种求“真”的特点,弘扬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树立“诚信”意识。
作为策略,要在学生接触历史学科之初就建立这一学科的正义性和权威性,并在日常的教学中使之日渐深化。比如,在教学实践中,我每接手一个新的年级时都会在第一堂课安排一个“绪论”,专门讲述历史学的概念和这门学科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以建立历史科学在学生心目中严肃、公正的形象。在绪论中,除介绍历史作为一门科学的严谨性外,我通常会讲两个小故事来树立这门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真”的印象:一个是春秋时期史官南史氏和董狐不畏强权、秉笔直书的故事,即为历代史学家所大加颂扬的“南董精神”,另一个是司马迁发奋著《史记》,特别是不避当代,敢于指责汉武帝种种作为的故事,然后我会在课堂上停止讲解两分钟,留出空间请学生自己思考其中所含的深意。从作业上看,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诚实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