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昌三中201—201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高三语文月考.doc

南昌三中201—201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高三语文月考.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昌三中201—201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高三语文月考

南昌三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高三语文月考 第I卷(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彳亍/叱咤 伉俪/引吭高歌 着落/卓越 骋怀/成绩斐然 B.匕首/裨益 裙裾/鞠躬尽瘁 砥砺/訾詈 瞋目/瞠目结舌 C.翌年/肄业 鹰爪/义愤填膺 溘死/做客 当年/长歌当哭 D.里弄/卖弄 籼米/删繁就简 蕈菌/潭柘寺 魂魄 /混混沌沌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戮力 殒身不恤 锭子 指手画脚 B.莴苣 偃苗助长 干禄 挥斥方遒 C.茎叶 正襟危座 団箕 树影斑驳 D.婆娑 不可估量 万倾 桀骜不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的一批音乐家。当时中欧、东欧和北欧一些国家,   ,   。   ,   ,    。 ①随着西欧民主运动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在这些国家中日益增强 ②先后出现了一批立志于发展民族音乐的、被人们称作“民族乐派”的作曲家 ③因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缓慢 ④逐步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或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 ⑤由于长期遭受异族侵略和统治 A.⑤③④②① B.④②⑤③① C.⑤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⑤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与国内的音乐教育不同,梅纽因音乐学校教学的重点不是基本功的训练,它注重的 是音乐知识、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B.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 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视。 C.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或者说,是面与点的一种特殊的并列关系。 D.重阳节怎么过并不重要,也未必非得抽出时间登山,重要的是不能让延续了千百年的节日所传递的精神信息丢失。 6.下面关于名著导读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说“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必须具备道义、礼仪、谦逊、忠诚等多种品质,不能只像器具一样。 《论语》 B.大卫是一个“遗腹子”,他在母亲和女仆的照管下长大。母亲改嫁后,继父把他看成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了女仆的哥哥坡勾提先生家里。 《大卫-科波菲尔》 C卡西莫多在艾丝美拉达被执行绞刑后失踪了,后来人们发现他们紧紧连在一起的尸骨,人们想把他们分开时,尸骨便化为了尘土。 《巴黎圣母院》 D冯乐山在高老太爷66岁生日宴会上提亲,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马上答应,但是觉新和觉慧坚决反对,并且帮助觉民逃婚 。 《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道不远人”:处处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杨国荣 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无法与人相分。《老子》已提出“域中有四大”之说,所谓“四大”则指道、天、地、人四项,其中既包括广义的“物”(天地),亦涉及人,而涵盖二者的最高原理则是道。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作为最高原理的“道”与人并非彼此相分,二者作为域中四大中的两项而呈现内在关联。 在儒家那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观念。儒家反复强调道非超然于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为道过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对象,难以呈现其真切实在性。而所谓为道(追寻道),则具体展开于日常生活过程之中。 强调“道”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重要涵义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正如深山中的花自开自落,并无美或不美的问题,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它的审美意义才得到呈现。作为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的“道”,其意义更是直接地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而形成。上述意义上的道,都具有“不远人”的品格。从哲学的视域看,以上观念的重要之点,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意义的生成过程联系起来。 道和人之间相互关联的另一重涵义,是“日用即道”。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人的日用常行而存在,它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一观点的重要之点在于没有把道视为一种彼岸世界的存在或超越的

文档评论(0)

guf825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