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A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种群— 增长停止 种群数量在 K/2值时, 种群— 增长最快,即 增长速率最大 种群数量 小于K/2值时 种群— 增长逐渐加快 种群数量 大于K/2值时 种群— 增长逐渐减慢 课本P67图4-6做笔记 K/2 禁止过度放牧 K值的应用 放牧不能超过K值, 以至于过度放牧。 如果你是牧场主,怎样获得最大的收益的同时,实现放牧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濒危生物 请根据种群数量增长的 相关知识,分析大熊猫 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 对濒危生物如大熊猫应 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 K值的应用 控制种群数量达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 野生资源开发与利用 如果你是渔场主,你什么时候捕捞鱼,获得最大的收益的同时,实现渔场的可持续发展? K/2的应用 * 【合作探究一】 大肠杆菌 【合作探究一】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细菌每20min分裂繁殖一代。 讨论: 3、请你计算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完成表格! 分裂次数 细菌数量(个)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时间(min)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 2 3 4 5 6 7 8 9 讨论: 1、n代细菌的数量是多少? 2、72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 2n Nn= 解:n= 60min x72h/20min=216 Nn=2n =2 216 【合作探究一】 3、一个细菌繁殖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 4、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 分裂次数 细菌数量(个)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时间(min)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 2 3 4 5 6 7 8 9 。 。 。 。 。 。 。 。 。 。 。 。 【合作探究一】 直观 Nn=2n 。 。 。 。 。 。 。 。 。 。 。 曲线图 数学公式 精确 【合作探究一】 数学模型 Nn=2n 。 。 。 。 。 。 。 。 。 。 。 曲线图 数学公式 【合作探究一】 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观察研究对象, 提出问题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检验或修正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数学形式对事物性质表达 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 资源空间无限,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Nn= 2n, 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 观察、统计,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研究方法 研究实例 提出合理的假设 【合作探究一】 Nn=2n 。 。 。 。 。 。 。 。 。 。 。 曲线图 数学公式 【合作探究二】 数学模型 实例:大闸蟹德国泛滥成灾 【合作探究二】 实例:大闸蟹德国泛滥成灾 【合作探究二】 那这些原产于中国的大闸蟹是怎么爬到到欧洲的呢?原来,一百多年前清朝五口通商时期,为了增加中国商船的稳定性,船底的蓄水舱里都要灌满了压舱水。压舱水是直接从长江水系里抽取的,大闸蟹苗也被一同抽入了蓄水舱中。当商船到达通商港口后,大闸蟹就和压舱水一起排入了欧洲的水系。自此,大闸蟹开始在欧陆江河定居,甚至威胁本土物种生存,从而成为欧洲地区唯一的淡水蟹种。 实例1:澳大利亚野兔 1859年,24只野兔 6亿只以上的野兔 近100年后 1859年,澳大利亚农场主汤姆斯-奥斯汀曾经这样写道,“农场里引入一些兔子,根本不会带来害处,甚至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打猎的机会。”不久后,他就将24只外地灰兔子放到了野外。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前提下,澳大利亚人对野兔的生长放任自流。在当时,没有任何人能够预计到兔子的繁殖速度有多快。由于澳大利亚没有鹰、狐狸和狼这些天敌,来到这里的欧洲兔子发现自己简直来到了天堂:这里气候宜人,遍地是可口的青草,四周又看不到敌人的踪影;另外这里土壤疏松,打洞做窝也非常方便。于是,一场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的可怕扩张开始了。 到19世纪末,野兔的群体呈现疯狂性的扩张之势,野兔对当地的植物、动物甚至土壤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已处于崩溃边缘。 面对日益猖獗的野兔群体,澳大利亚人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1937年,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曾经尝试利用多发性粘液瘤病毒来对付野兔。政府专门在一些水池里投放病毒药水并引诱野兔前来喝水。图中右下角显示的就是一群野兔正在“政府药池”旁喝水。到1950年,这种病毒终被证明可以安全地用来对付野兔。两年后,澳大利亚的野兔数量由最高峰时的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