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史上最严查令凸显会计师地位.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PO史上最严查令凸显会计师地位

IPO史上最严核查令凸显会计师地位 近日,证监会对IPO在审企业2012年财报发起了被业界称为“IPO史上最严核查令”的财务核查风暴。有媒体报道称,《证监会IPO在审企业2012年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记录》显示,会计师将在这次核查中承担非常重要的职责。另外,这次核查令的报告要求高于年度审计要求。同时,很多审查项目还需要保荐机构和会计师配合进行。 业内专家认为,此次财务核查的总导向是会计师在IPO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对注会行业的发展是件好事。不过,注册会计师真正能在资本市场中体现一定的主导地位,还受许多因素的制约。 综合性核查 有券商分析称,此次核查的要求超过对年度审计的要求。那核查侧重什么?高要求又体现在哪些方面?针对此,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罗军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此次核查的重点仍无外乎是销售、成本的真实性。 据悉,此次财务核查的重点还将集中在合规方面,核查针对的并非财务数据本身,而更看重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如复核和检查申报的财务文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否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等。 当然,拟上市企业及相关机构的“突击”行为也将成为核查重点。如复核和检查公司是否存在为了申报上市而“突击”的事宜,以及是否符合监管要求和规定;复核和检查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是否存在利益驱动而帮助IPO公司实施“突击”事宜,是否符合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独立性规定和要求等。 此次核查令,超出了审计准则的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要求,更像是集财务报表审计、司法审计于一身,集保荐人、律师、会计师审查于一身的综合核查。 审核理念的变化 在关注审核重点之余,不少业内人士嗅出了证监会此举背后的深层次隐义。 在上海众华沪银会计师事务所副主任会计师李文祥眼中,审核理念的变化是此次财务核查传递出的重要讯号。 他认为,在目前的核准制下,就证监会对IPO财务信息的审核而言,是证监会对申请IPO的公司在财务信息方面具体审什么?怎么审?如何保证审核理念的一致性等关键问题。 李文祥分析说,是进行合规性审核?还是以合规性为主结合实质判断为辅的审核?又或是以合规性为辅注重实质性判断的审核?不同审核理念下所遵守的审核原则、使用的审核依据和审核关注点也会有所不同。说白了,就是IPO相关市场主体十分关心的财务信息审核口径问题。 罗军也认为此举会对IPO审核导向产生影响。罗军担忧,此次核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此次核查的标准高于年报审计的要求,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对执业标准的困惑。此举还可能加大要依文件审计而非依准则审计的顾虑。 IPO市场主体归位尽责 在李文祥眼中,证监会发起的此次财务核查也从侧面凸显出IPO市场主体归位尽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据了解,证监会在关于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关问题的意见中要求,各市场主体归位尽责,进一步明确了发行人、会计师事务所和保荐机构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工作中的相关责任。 李文祥坦言,因IPO业务的特殊性,社会上较普遍的看法是只要公司出现在IPO过程中财务信息披露问题,保荐机构及其签字的保荐代表人和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的注册会计师就需承担较大的责任。实际上,针对有些IPO公司恶意造假、欺诈上市的行为,证监会仅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是无法发现IPO公司造假的,而中介机构按法规、准则审计核查也很难发现端倪。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IPO造假案件的责任认定,依据相关规定高效准确界定相关市场主体的责任,区分会计责任、审计责任和保荐责任,尤其是对于申请人恶意造假和各市场主体串通造假行为的责任认定要绝不手软,处罚才是杜绝造假的有效手段。” IPO是否重启,应先看财务核查效果! 一月底,IPO重启的谣传造成股市大幅震荡。随后,证监会“火速辟谣”才让股市重归平静,但IPO重启的话题依然是人们关注的中心。 在重启IPO前,证监会启动了“史上最严厉”的在审企业财务核查工作,对处于“堰塞湖”中排队上市的800家公司进行非常严厉的审查。 近日,《新世纪周刊》援引一位投行总经理的言论称,这次“史上最严”审查的预算计划达到了3000万元,即使考虑到投行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查费用、成本,对于2011年度公开的“三公”经费3200万元左右的证监会而言,这3000万元无疑是天文数字。据称,证监会将派出15个专项检查小组奔赴全国各地,其中每个组的预算约为200万元。 这一次并没有证监会的官方回应。不过笔者也赞同某接近监管层的人士的观点———3000万是被误读的。 不过,不论证监会的“打假”预算是否达到3000万之巨,到目前为止,证监会此次重拳打假的态度已经向天下昭示。 笔者认为,自去年10月下旬浙江世宝发行以来,IPO一直暂停至今,证监会的“严打”接近半年,3000万元的传言即使不属实,却也能足以说明财务审查进入了“小高潮”。

文档评论(0)

hhax1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