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历史陈列馆讲解词2.0汇总.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同历史陈列馆讲解词 一、序厅 各位观众,欢迎您来参观大庆市大同区文化中心。本中心占地面积11293平方米,共分四层。作为大同的文化展示、交流地标,大同文化中心主要场馆名均由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题字。“大同文化中心”是由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题字,“大同图书馆”是由当代著名文化学者舒乙先生题写,舒乙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之子。其它如“大同历史陈列馆”、“大同美术馆”、“大同区域城市规划馆”、“大同赋”等均出自全国书法协会会员之手。每到一处,您都会享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美感。 中庭扶梯之间是一幅巨大的剪纸壁挂,名为“福地大同”。艺术家以北方民间喻示团圆、喜庆的挂钱为创作形式,运用阴阳双刻的表现技法来记录大同历史上值得铭记的光辉和不朽。蒸腾向上的圆形模块中包含了大同地区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位于最上端的“平安福”与福地盛开的向日葵相互辉映,预示着这块土地永远欣欣向荣。这幅壁挂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彰显内容都极具地方特色。 请您跟随我走进大同历史陈列馆,我们看壁挂的背后书写有一篇《大同赋》,它由当代词赋家王献力创作,对大同人文风情、风物特产等一一铺陈描摹,堪称一幅用文字勾勒的大同壮美画卷。而书法家冯树奎气势流畅的书法与辞赋相得益彰,更增加了《大同赋》的艺术性,建议您在参观展览后,结合我们的历史再细细品味、欣赏,将会有更大的收获。 接下来我们来到序厅,大同历史陈列馆是一座综合性展馆,面积1200平方米,馆内展示化石、石器及其他民俗展品约计3000件,所展文物大多数来源于我区文物爱好者的捐赠,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财富。现在我们所在的序厅风格凝练简约,这幅浮雕刻画是大同历史进程的序曲。浮雕的中心是大同地域图,如一只展翅的蝙蝠,栩栩如生。浮雕简约地再现了大同发展的历史剪影,我们能看到在时间的长河里,这片广袤的土地讲述着大同地区自然资源、风土人情以及动植物演变的神奇故事。我们上面的天花上也有个福字,仔细看这个福字,是以平安二字构成,取“平安是福”之意,设计巧妙,有着美好隽永的寓意,它是我们大同当地人设计的,已获得多项专利。 下面请跟随我进入展厅,了解大同这块福地的悠长历史。 二、远古足音 请大家与我一起踏上时光之旅,感受大同千年的历史进程和文化积淀。首先是展览的第一部分“远古足音”。先于人类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是早期的古生物,它们生命的足音惊破了沉寂亿万年的地球,远古的足音人类诞生的前奏曲。 在第四纪更新世的晚期,距今258万年前,大同地域生活着大型哺乳动物群,如猛犸象、披毛犀、普氏野马、蒙古野驴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被风沙迅速掩埋,随着时间的流逝,有机质分解殆尽,骨骼等坚硬的部分变成了石头一样东西,我们称之为化石。这一幅动物化石分布图显示迄今为止,在大同地区有二十余处发现了古动物化石,其中祝三乡化石出土地点是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的重要发现,除此之外,这张照片记录着考古工作人员在太阳升镇进行抢救发掘的场景。其下展出的便是在这些出土地点发现的古动物化石。我们的脚下是根据考古现场复原的第四纪化石灰坑,动物的遗骸经过万年以上时间的掩埋,最终以这样的形式呈现在现代人面前。 由刚才所见的猛犸象臼齿和门齿化石,我们也不难想象猛犸象巨大的身躯和海量的胃口。在我们身后的便是按原始大小复原的猛犸象骨架模型。猛犸象曾是东北地区最为普遍存在的大型动物,但在石器时代,猛犸象开始走向灭绝。灭绝的原因,据推测是由于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使猛犸象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再加上在人类和猛兽的追杀,它们的数量不可避免的迅速减少直至灭绝。猛犸象的灭绝原因虽还是未解之谜,但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终有一天人们会知道它们灭绝的真相,我们可以通过纪录短片来了解一下猛犸象的生活场景和习性。 三、文明曙光 接下来我们进入展览的第二部分——文明曙光,首先来了解一下进入石器时代,也就是在中华民族跨入文明时代之前,大同地区先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大同地区发现了多处距今约65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比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常家围子遗址和沙家窑遗址。这里展出的便是大同地区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各种器物,包括石镞、石叶、刮削器、陶片等,石斧是当时人们使用的主要砍伐工具,大家可以通过上方的图片来了解它的制作过程。从这些人工制品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当时虽然生产力水平低下,但古人类已具备了较为高超的工具制作技艺,他们的智慧值得我们今人崇敬。除了石质工具和陶器外,上面提到的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都发现有马、鹿等动物的骨骼,反映了这时生活在大同地区的人类过着种植谷物、饲养动物的渔猎定居生活。 青铜时代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由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大约距今4000年,也就是中原地区的夏朝时期,大同地区的先民们也进入了青铜时代。 大同地区在夏商时期离中原较远,也就是说远离当时的政治文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