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垂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汇总.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垂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为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凉味甘淡清利湿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1]。垂盆草我国分布广泛,民间用于治疗各种肝炎。临床应用表明,垂盆草能显著降低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且无副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 目前报道已从垂盆草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氰苷甾醇黄酮、及氨基酸。本文对从垂盆草中分离得到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总结,为阐明垂盆草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生物碱类化合物早在1949年,Marion[2]就从垂盆草中分离得到两个生物碱:N-甲基异石榴皮碱(1, N-methylisopelletierine),1-甲基-2-β-羟丙基哌啶(2, 1-methyl-2-(β-hydroxypropyl)-piperidine),其中化合物2为一个具有旋光性的外消旋体。Kim[]对4个垂盆草生物碱提取物进行GC分析,其中主要含有N-甲基异石榴皮碱,1-甲基-2-β-羟丙基哌啶和石榴皮碱(3, pelletierine)三个生物碱。后来,Morikawa[4]又从垂盆草中分离得到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1-乙酰基-β-咔啉(, l-acetyl-β-carboline),(3S,8aS)-3-((R)-sec-butyl)-hexahydropyrrolo[1,2-a]pyrazine-1,4-dione(),(3S,8aS)-3-(()-sec-butyl)-hexahydropyrrolo[1,2-a]pyrazine-1,4-dione()。 氰苷类化合物 1979年,方圣鼎[]从垂盆草的水溶性部位分离到一种氰苷类成分——2-氰基-4-O-β-D-葡萄糖反丁烯-2-醇,并命名为垂盆草苷(, sarmentosin),并指出其为抗肝炎活性成分;同时,在稀碱溶液中室温放置即可定量地转化成异垂盆草苷(, sarmentosin),其生理活性则消失。诸国华[]于1999年人工合成了垂盆草苷。 甾醇类化合物 1997年,何爱民[]从垂盆草的新鲜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β-谷甾醇(, β-sitosterol)、胡萝卜苷(, daucosterol)、3β,6β-豆甾-4-烯-3,6-二醇(, 3β,6β-stigmast-4-en-3,6-diol)和3β,4α,14α,20R,24R-4,14-二甲基麦角甾-9(11)-烯-3-醇(, Sarmentosterol)4种甾醇类化合物。潘金火[]、梁侨丽[]也先后分别从其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甾醇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目前国内学者从垂盆草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较多的一类物质主要有四个结构类型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查尔酮类,这些化合物多以苷的形式存在。何爱民[]从垂盆草中分离13种黄酮类单体化合物:木犀草素(1, lutelin)、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1, lutelin-7-glucoside)、苜蓿素(1, tricin)、苜蓿苷(, tricin-7-glucoside)、异鼠李素-7-葡萄糖苷(, isorhamnetin-7-glucoside)、异鼠李素-3,7-二葡萄糖苷(, isorhamnetin-3, 7-diglucoside)、柠檬素(, limocitrin)、柠檬素-3-葡萄糖苷(2, limocitrin-3- glucoside)、柠檬素-3,7-二葡萄糖苷(2, limocitrin-3,7-diglucoside)、异甘草素(2, isoliquiritigenin)、异甘草苷(2, isoliquiritin)、甘草素(2, 1iquiritigenin)和甘草苷(2, 1iquiritin)。潘金火[]从垂盆草中分离出种黄酮类化合物:异鼠李素-7-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7-二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槲皮素-3-O-α-鼠李糖苷(26, quercetin-3-O-α- rhamnoside)、5,4′-二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27, 5,4-dihydroxy-3′,5′-dimethoxyflavone-7-O-β-D-glucoside)。Oh H[]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到1个新黄酮苷:槲皮素-3-O-α-(6-咖啡酰基葡萄糖基1→2)-β-鼠李糖苷) [, quercetin-3-O-α-(6-caffeoylglucosyl-(1→2)-β-rhamnoside)],以及4个已知黄酮苷:槲皮素-3-O-α-(6-香豆酰基葡萄糖基1→2)-β-鼠李糖苷) [, quercetin-3-O-α-(6-p-coumaroylglucosyl-(1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