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九课一步之遥》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小华让我考试给他递“小抄”,我该怎么办呢? 2、小勇递给我一支烟,吸不吸? 3、小明让我帮他去打架,怎么办? 1、若遇到这些情况,自己会怎么办? 2、有人说“偶尔做一次也没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第15条规定: 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 不良行为 去网吧,沉迷网络 不良行为 乱扔垃圾,不爱护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法律: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的基本特征: 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违法行为: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 律所禁止的行为。 犯罪: 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触犯了刑法; 3.应受刑罚处罚。 违法行为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还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一般违法: 想一想: 1、犯罪是违法的,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 2、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事。 这些观点对不对?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共同点: 都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都是违法行为 不 同 点 处罚的机关不同 触犯法律不同 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同 应受的处罚不同 刑罚处罚 民事责任、行政制裁 人民法院 行政机关 联系 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3.我们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1.要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防微杜渐 过则无惮改 古时候,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被一同游街,偷针者觉得委屈,说:“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和盗牛贼一块儿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贼对他说:“不要嚷了,我走到这一步,也是从偷针开始的。” 1、这些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2、你可以用比较恰当的成语或俗语来概括这个道理吗? 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开端。 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 防微杜渐 1.《烂苹果效应》 前几天,朋友买了几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最开始其中有一个表面上有小黑点,朋友没有在意,又把它放进了苹果袋里。过了几天,当朋友要吃苹果的时候,发现那个有小黑点的苹果已经腐烂了,它旁边的苹果虽然表面没有变化,可切开一看里面的心都烂了。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2.教材P93《偷苹果是小事吗》?为什么? 公然违反校规 向同学借钱并拖欠不还 威胁同学 不想学习,只想着轻松享乐 与社会上的不良少年交往 打架,逞强好胜 爱占小便宜 随意破坏纪律 考试作弊 勿以恶小而为之—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生活中的小恶 同学A:偶尔做一次错事没关系。 同学A的想法是有害的。因为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如果不及时改正,最后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同学B:自己年龄还小即使犯罪也不会被判刑。 同学B的看法是错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推动、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同学C:大错不犯,犯点小错也没关系。 同学C的看法也是错误的。因为犯大错往往从犯小错开始,如果在小错时不及时反省,控制自己的行为,日积月累,终有一天会犯大错的。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行为养成:填写“扫雷”监督卡 避免触“雷”,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身上的不良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