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痹症经筋论治.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痹证经筋论治初探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疼痛科 崔晓鲁 痹症 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虚弱,内生痰浊、瘀血或热毒,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的疼痛、重着、麻木、酸楚、肿胀、僵直、变形及活动受限或累及脏腑为主要特征的一大类病证。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迁延难愈的特点。 中医学分类 (1)按病因分类:1.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燥痹(五邪痹、五因痹);2.风寒湿痹;3.湿热痹; (2)按病位分类:1.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五体痹);2.血痹、气痹;3.心痹、肺痹、脾痹、肝痹、肾痹(五脏痹);4.浮痹、深痹; (3)按临床症状特征分类:1.行痹;2.痛痹;3.著(着)痹;4.周痹、众痹;5.历节;6.痛风;7.鹤膝风;8.漏肩风(肩凝风);9.顽 尪 痹; 中医论痹症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即风寒湿三种邪气混杂而至,合起来致人生病,则为“痹”病。 深入全面地体会和理解“合”字的涵义,对分析痹病的病因病机和进行辨证论治均有很大的帮助。 痹病不仅是风寒湿三气杂合侵入才能为痹,而且还要与皮肉筋骨血脉脏腑的形气相“合”,才能为痹。因有各种不同的“合”,故形成各种不同的“痹”。 中医论痹症 《素问·痹论》指出:“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行于经脉,常荣无已。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薰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故其能与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合”者则为痹,不与三气杂至之邪“合”者则不为痹。 经筋 “经筋”一词首见于《灵枢经》,明·张介宾指出:“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盈之处,则唯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经筋是古人运用当时解剖知识,以十二条运行力线为纲,对人体韧带学、肌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概括。 筋,从“竹”,从“力”,从“月”。显然,筋是指有竹节样外形且能产生力量的肌肉组织。故《说文解字》说:“筋,肉之力也;腱,筋之本,附着于骨。” 《类经》提出经筋“联缀百骸”,“维络周身”,“筋会于节”,是“中无有空”,“各有定位”的组织。 经筋理论新论:经筋和膜原学说 根据《灵枢﹒经筋》的描述十二经筋虽不像经脉那样络属脏腑,但也进入头目和胸腹腔。杨上善说:“十二经筋内行胸腹廓中,…….,筋有大筋、小筋、膜筋,……其有起维筋、缓筋等皆是大筋之别”。 基于这种记载,中医经筋至少还应该包括内脏被膜与间隔。 由此引出膜原概念。 膜原的概念首见于《内经》中的《疟论篇》《岁露论篇》《举痛论篇》《百病始生篇》。张景岳《类经》中认为:“凡肉理脏腑之间,其成片联络薄筋,皆为之膜,所以屏障血气者也。清末医家周学海《读医随笔》中认为:“人之身,皮里肉外,皮与肉之交际也有隙焉,即原也” 综合之认为,膜原应指遍及全身的膜类组织及其间隙,认为膜原应属于头目、胸腑腔的经筋。 所以十二经筋应该也包括膜原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经筋膜原理论。 十二经筋新观点 十二经筋不但外联全身,还内联脏腑,包括经典论述的经筋和膜原两部分。后世医家对经筋理论论述的重点有偏差,论经筋偏于体表四肢,论膜原偏重与体腔内部。 经筋与痹症的联系 在《灵枢·经筋》中详细论述了十二经筋的走行规律、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认识到经筋病变主要影响到肢体运动失常,出现关节肿痛、筋骨疼痛、不举、筋弛、转筋等症状,认为经筋功能正常发挥作用是维护经络疏通、关节功能正常活动的重要基础。 《素问·调经论》进一步指出:“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强调“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经筋出现“拘急挛缩”、“壅塞不通”,必然引起或加重经脉痹阻,关节肿痛;而关节肿痛,经脉痹阻,也会进一步影响经筋功能的正常发挥。 经筋与痹症的联系 《素问·痹论》所说的“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是说由于经筋感受寒热不同的邪气,出现的症状就有拘急和纵缓之异。其次,在致病因素相同的时候,由于受邪经筋及其部位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故《素问·生气通天沦》云:“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宣明五气篇》强调,“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指出劳累过度、长期的慢性劳损,尤其是不正确的劳动姿式和休息体位是造成经筋损伤的重要原因。 痹证微创治疗的“横络解结法” 《灵枢·刺节真邪》曰“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认为经筋疾病的内因是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横络是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所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