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之青少年犯罪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犯罪心理学之青少年犯罪分析

犯罪心理学之:青少年犯罪 小组汇报 概念界定 青少年犯罪(juvenile delinquency ,青少年这个概念在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这个概念包含“青年”和“少年”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横跨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年龄区域。 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 国外青少年犯罪的概况及趋势 美国 《时代》周刊载:“整个美国已经出现了一种令人震惊的犯罪类型,许多年轻人把抢劫、强奸、伤害和谋杀视为家常便饭,就像去看一场电影或参加一场临时凑合的垒球赛一样。一代新的冷酷无情的变态的青年似乎已经诞生。” 青少年作案率为成年人的两倍,且一半以上是10—17岁的未成年人。 英国 1. 针对儿童犯罪日益增多的状况制定了“儿童犯罪惩罚父母”的措施; 2.出现了“多加一”的青少年犯罪新形式。 日本 1. 游戏型犯罪增加; 2.暴力事件频发; 3. 低龄犯和少女犯增多。 世界各国当前青少年犯罪概况、趋势 概况: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 趋势:日益严重 青少年犯罪在全世界还将长期存在、发展和蔓延。 青少年犯罪防治是一场广泛、深入的持久战,需要好多代人的努力方能解决问题。 我国青少年犯罪概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尽管发案率高达9.3%,青少年犯罪很少,没有成为一个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中占的比例:1965年占38%;1975年占75.5%;1982年占65.8%。1989年我国刑事案件第一次突破100万起;1993年突破200万起;2000年达396万起。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一直在68—75%徘徊。其中,2002年—2008年,未成年人犯罪占25%,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趋势 “一稳”、“三增”、“五化” “一稳”:指犯罪低龄化趋于持续稳定状态。 “三增” 1.女青少年犯罪增加; 2.学生犯罪增加; 3.农村青少年犯罪增加。 “五化”:指青少年犯罪呈1.暴力化、2.智能化、3.网络化、4.团伙化、5.系列化。 讨论 犯罪的成因是什么? 犯罪成因 角度一:从犯罪心理学分析成因 一 、犯罪精神分析 1、古典弗洛伊德学派 人们潜意识中的原始本能、欲望、冲动与现实社会道德、法律、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产生各种精神症状、神经症状和心理过失的根源。 人格:本我,自我,超我 若力量不平衡,导致心理异常 潜意识:未知远远大于有知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罗杰斯,马斯洛认为,人生来就具有成长、共济、互爱和发展的积极动机。 若个体不具有良好的心理,这时人的自我就会受到创伤。良好,内在的能力就会受损。 (三)、犯罪学习理论 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除了直接由生理因素决定的行为外,其他的都是通过学习、训练、强化而获得的。 模仿作用、自我强化、自我评价是学习理论的内容。 (四)、与犯罪有关的身心因素 (一)、染色体 异常 (二)、脑电波 脑电波异常的程度与精神病障碍的程度成正比。异常的脑电波可能成为判断犯罪者的因素。 (三)、其他的生物性条件 行为与身体结构有关,体型不同使得对环境的反应和行为也不同。 (四)、欲求 正常的欲求受到妨碍时,谋求与违法行为相结合的代偿性行为就容易导致违法行为。 角度二:时空、家庭、学校、文化角度 一、时间因素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一)时间因素 昼夜周期,表现出犯罪率、犯罪类型的不同。夜晚的犯罪率高于白天。 有些犯罪在较长的一个时间段上或者是社会性内容循环往复的时间段落,如节假日,上下班高峰期。 一、时间因素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二)、季节因素 争对人身犯罪,如杀人、强奸等在夏季、针对财产犯罪,如抢劫、盗窃等在秋季至冬季之间。 二、地域因素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犯罪分子常利用不同的地理环境来进行犯罪活动。 因地域不同,犯罪现象在其发生的数量、类型,以及形态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主要是通过家庭生活的某些方式把社会的规范和准则等转交给儿童,使之逐渐社会化。 大量资料表明,个体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犯罪,与不良家庭影响有密切关系。 家庭因素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结构的缺陷 (1)、家庭破裂 (二)行为不端的父母成为子女犯罪的榜样 家庭中的社会化很多都是在无形中进行的,有着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外,未成年人好奇心较强,可塑性大,善于模仿,但其分辨是非、控制自己意志的能力较弱。 (三)家庭气氛不和睦 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 不和睦的家庭气氛容易使孩子形成感情冷漠、烦躁、孤僻、内向的性格,不和睦家庭相较于和睦家庭,其子女违法行为者明显增多。 (四)贫困家庭 贫困是人

文档评论(0)

ozprb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