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清热剂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清热剂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 第四节 清脏腑热 龙胆泻肝汤1 (《医方集解》) 【治证简析】 肝胆之火循经上炎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沿下肢内前侧上行,入股中,绕阴部, 挟胃属肝络胆,分布于胁肋,循喉咙,连目系,上入巅顶。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布耳前后入耳中,一支入股中,绕阴部, 另一支布胁肋。 头痛目赤,耳聋耳肿,胁痛口苦 阴肿,阴痒,阴汗,带下 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循经下注 【方解】 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清肝胆实火,下泻肝胆湿热-泻火除湿 黄芩-清少阳于上 君 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使邪有出路 当归、生地-养阴补血 臣 柴胡-舒畅肝胆之气 引诸药归于肝经 与黄芩配伍解少阳之热,加强清上之力 佐 栀子-泻三焦于下 苦寒,泻火解毒,燥湿清热 防热邪伤阴 防苦寒渗利药物伤阴 补肝体助肝用 火邪内郁则肝气不舒 大剂苦寒降泄于下,肝气被抑 生甘草-防苦寒伤胃;调和诸药 佐 使 【重点提示】 1. 本方的配伍特点 2. 龙胆草、栀子酒炒的意义 3. 方中配伍疏肝(柴胡)、养血(生地当归)药意义? 4. 运用及使用注意 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 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 可引药上行,加强清上之力 于泻火中寓疏散之意,使诸药寒而不遏 第四节 清脏腑热 苇茎汤1 (《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方》) 【治证简析】 肺痈 痰热壅肺,气失清肃-咳嗽痰多 邪热犯肺,伤及血脉 热壅血瘀,血败肉腐 咳吐腥臭 黄痰脓血 痰热瘀血阻于胸中-胸中隐痛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热毒壅滞 痰瘀互结 【方解】 苇茎-甘寒轻浮,善清肺热,治肺痈要药 瓜瓣-清热化痰,利湿排脓 清肺宣壅 涤痰排脓 君 薏苡仁-甘淡寒,清热排脓,利水渗湿 桃仁-活血逐瘀 臣 佐 肺痈脓未成者,服之可使消散; 脓已成者,可使脓液外排 第四节 清脏腑热 泻白散2 (《小儿药证直诀》) 【重点提示】 本方的组成、功用、主治证 2. 配伍特点 3. 为何不用石膏、黄芩之类清肺热? 4. “泻肺诸方之准绳” 第四节 清脏腑热 清胃散1 (《脾胃论》) * * 下篇各论 王 欣 概述 1.概念 ? 清热药 ? 热证的概念、病因病机 ? 阳胜则热,阴虚生内热 ? 发热与热证的关系 ? 温、热、火 ? 治疗方法 2.分类、适应证及组方规律 ? 清气分热 清热 除烦 止渴 热在气分 益气生津药 解表药 苦寒泻火或清热解毒药 祛湿药 泻下药 清热凉血药 病后气分余热未清 ? 清营凉血 热入营分或血分 以清热凉血之犀角、玄参、丹皮、赤芍等为主组成 + 清气透热法--热初入营分 活血祛瘀法--离经之血蓄积体内/ 热煎熬血液成瘀 凉血滋阴法--热邪伤阴 清热解毒化斑 开窍--神昏窍闭 清热熄风--热盛动风 ? 清热解毒 瘟疫、温毒、火热毒盛 以清热解毒之芩、连、柏、栀子、银花、连翘等为主组成 + 泻火药--热在气分 凉血药--热在血分 引血下行--热聚胸膈,便秘溲赤 辛凉疏散--风热疫毒发于头面红肿 活血通络,疏风散结--疔疮痈肿初起,以促消散 活血凉血,行气通络--脓肿已成,火毒炽盛,以促溃脓 ? 清脏腑热 根据病变脏腑, 按药物归经不同 而选药组方 心经 肺经 肝经 胃经 膀胱经 五行生克--两经药物同用 脏腑表里--脏腑表里同治 ? 清虚热 滋阴清热,养阴透热--虚热证 热病后期 余热未尽 阴液已伤 肝肾亏损 清热药与养阴药配伍为主 + 益气药 苦寒泻火药 3.使用注意事项 ? 辨虚实,辨脏腑,辨阶段 ? 辨真假 ? 顾护阴液,配养阴生津之品 ? 顾护脾胃 ? 反佐 热邪炽盛 辛温姜汁或少量温性药物 凉药热服 第一节 清气分热 白虎汤1 (《伤寒论》) 【治证简析】 气分热盛 热灼津伤-口大渴 清热生津 热邪炽盛-大热,脉洪大 热邪蒸腾津液外泄-汗大出 【方解】 生石膏(重用一斤)-辛甘 大寒 粳米 君 臣 佐 知母-苦寒质润 清 热 生 津 甘草 和中益胃护津 使 解肌热,透邪外出 生津止咳,以制阳明之热 清热除烦 寒助石膏清热 润助石膏生津 缓石膏知母寒凉重降之性以防寒凉伤中之弊 使药气留连于胃,使诸药更好的发挥作用 【重点提示】 1. 本方的辨证要点是什么?是否四大症俱全才能使用? 3. 本方为何不用黄连、黄芩、栀子之类? 5. 应用及使用注意 2. 石膏-知母 4. 对于吴鞠通辛凉轻、中、重三剂如何理解? 6. 附方 第一节 清气分热 竹叶石膏汤1 (《伤寒论》) 【治证简析】 伤寒、温病、暑病 余热未清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