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复习纲要.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哲学简史复习纲要.doc

中国哲学简史复习纲要 名词解释(5’ 共20分) 克己复礼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孔子讲礼,是以仁即道德为基础。反之,只讲仁不讲礼也不行。讲仁也就是讲自身修养,即是克己,而这正需要礼。通过礼来实践自身的道德。仁与礼相互并存,缺一不可。一个人,遇事是做道德的选择还是做非道德的选择,都是自己给自己下命令的结果,而不是由他人或环境所决定的。复礼、合于礼,就是为他人、为社会尽责。 中庸;儒家的一种主张,意思是“执两用中”,“中”不是中间的意思,不是在两个极端中间找到中间的那一个,而是找到最适合的那一个,中庸之意其实就是在处理问题时不要走极端,而是要找到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 思孟“五行”; 具体内容是“仁、义、礼、智、圣” 良知良能; 良知良能,語見孟子良是本來固有之善之意。所謂良知,即是對道德上的是非善惡的明覺。對於道德上的善惡是非,何者為對,何者為錯,是任何一個人,即使是未受教育的人,都能很正確的分辨出來的。放在良知呈現時,便有道德活動的出現,而道德實踐的能力,便是良能。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 求放心;出自孟子《学问之道,求其放心》,孟子所谓学问求放心,并非求其无所存疑,而是求人之迷失之本心、天下崩坏之礼乐也! 反着道之动;“反”有两种含义:一是相反;二是反复。依前者,“道”之动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依后者,“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这两种含义在老子的思想中均能找到:“道”生养万物的过程即是由无到有、由一到多、由无限到有限的过程,这是朝相反方面的运动。“道”生养万物,但万物最终又复归于“道”,这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 化性起伪;这是荀况提出的礼、法起源的一个前提。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化性起伪”,成为和圣王同样的人 王霸之辩;中国古代两种统治方法和政治理想的争辩。 王指王道,即先王之正道。 孟子以王道与霸道相对,认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者为王道。 霸指霸道,即凭借武力假行仁义以征服别人的政治统治方法。 霸道以武力压服别人,不能使之心悦诚服。 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 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荀子所谓的“后王”既不同于其所谓“先王”,也异于孟子所谓的“先王”,学术界一般把荀子的历史思想概括为“法后王”,使之与孟子的“法先王”相对立。其实,荀子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不仅“法后王”,而且也“法先王”,是后王先王并法重者“天”、“天命”的高度承诺君王以至上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依天、天道的变迁规则确认儒家的仁义等价值信念的正当性,借以规限君王的政治行为,更且赋予“天”、“天道”以目的论的色彩以制约君王的政治权力。 谶纬;“谶”为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预言,在秦始皇时期已发其端。“纬”则是用各种神秘方式解释儒家经典的文字,伏生所述的《尚书大传》,董仲舒所撰的《春秋繁露》,其风格已属纬书。显见,无论是“谶”或是“纬”,都具有神秘主义色彩。整个思潮实际上由董仲舒带起,而流行于两汉之间。 《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白虎观会议“共证经义”,不仅有取于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而且对谶纬之学多所吸纳。《白虎通义》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政治、思想、礼俗等多个层面。 正始玄风;魏晋玄学发生于魏正始年间,玄言清谈亦始于正始年间。清谈与玄学相结合,所谓正始玄风或正始之音,即指这时期的玄言清谈。 独化;郭象哲学的核心思想,他认为“万物无不独化于玄冥之境”,万物自己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是什么状态就是什么状态。每一事物既不以其他事物为原因,也不能成为其他事物的原因。 性分;每一事物、每个个人都具有其天然而自足的禀赋所得。同时,每一事物、每个个人都具有不同于他物、他人的禀赋,这就是物与人的“性分”。 越名教而任自然; 名教自然;把名教、礼法归属于器物末用世界,还是给这重世界安置于一个适当的位置。 理一分殊(朱熹);心统性情;六经皆我注脚;发明本心(陆九渊) 标点并今译 15’ 解释文献大意并指明出处 1、《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或《春秋繁露》;吕不韦《吕氏春秋》;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难自然好学论》。 四、简答题与论述题(10’ 共30’ 20’) 学习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原则 学习中国哲学史的目的与意义 在中国哲学史领域,如何具体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方法来研究 孔子“为证以德”政治学说的内容 孔子及其思想的价值 老子“道”的形而上学特征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