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智慧》第十六讲: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pptVIP

《西方哲学智慧》第十六讲: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哲学智慧》第十六讲: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

第十六讲 海德格尔哲学 张志伟 2006年9月 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1922年建成托特瑙堡林中小屋 一、存在问题 二、“存在到头” 三、“向终结存在” 四、死亡与时间性 五、明天会更好? 一、存在问题 重提存在问题 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了,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 --柏拉图 存在(Sein,Being) 存在:Being-to be Sein-zu sein 存在=去存在 =生成的境域 =生生不已的源泉 此在(人的存在)的本性 1、zu sein(to be):“去存在” 2、Jemeinigkeit:“向来我属性” 此在(Dasein) 存在=Sein 此在=Dasein =Sein ist da =存在在此存在出来的境域 “在世界中存在” In–der–Welt–Sein To be in the world Dasein 的存在即 Existenz(生存) Existenz:ex(出来)+stand(站) 此在=始终处在去存在之中的个体存在者 =面对可能性筹划和选择自身 =可能之在 =自由的存在 在日常生活中,我不是作为自己而是作为“大家”而生活的。我的一言一行都是以大家、公众为标准,向大家、公众“看齐”的。就此而论,“大家”拿走了我的存在,决定着我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活动。例如大家怎样享乐,我就怎样享乐;大家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怎样判断,我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大家怎样标新立异,我也就怎样标新立异;大家对什么东西愤怒,我就对什么东西‘愤怒’。这个大家不是任何确定的人,而一切人(却不是作为总和)都是这个大家,就是这个大家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 大家是谁? 查无此人。从无此人。 因为存在对我来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去存在(to be)意味着必须由我自己筹划和选择,也必须由我自己为此承担责任和后果,而作为大家生活对我却具有一种“安定作用”,使我感觉一切都有条不紊地按照程序进行着,一切都是最佳的安排,从而使我有某种“家园感”。而让我自己去筹划、选择和负责,却使我感到“不在家”。 牵 挂 Sorge是此在对于生存的承受和开展,本性上牵挂未来的可能性之在,不得不承受着“我存在且不得不存在”乃至“我存在且不得不能在”的负担,逃避能在而沉沦于世。 “只要此在存在,在此在中就有某种它所能是、所将是的东西亏欠着。而‘终结’本身就属于这一亏欠(Ausstand)。在世的‘终结’就是死亡。这一属于能在也就是说属于生存的终结界定着、规定着此在的向来就可能的整体性。只有获得了一种在存在论上足够充分的死亡概念,也就是说,生存论的死亡概念,才可能把此在在死亡中的‘向终结存在’从而也就是这一存在者的整体存在收入对可能的整体存在的讨论”。 二、“存在到头” “存在到头”:Zu-Ende-sein “向终结存在”:Sein zum Ende 他人之死 死亡是不可经验的。 Dasein试图借助于他人之死补足自己的经验 死亡是不可替代的。 死亡是最本己的可能性。 有人死了(man stirbt ) Dasein沉沦于世,将其存在和责任交付给了“das Man”(常人或大众)。现在它同样将死亡也交付给了“常人或大众”去替它承担。 Dasein在世当然希望有“常人或大众”替它生存、筹划和选择,但是面对死亡,“有人死了”却实际上意味着无人死了。因为常人或大众“查无此人”。 由此道出了Dasein沉沦的“秘密”:逃避死亡 Dasein的生存:zu sein Jeimenigkeit Dasein的死亡:可能性 本己性 常人式的沉沦的死亡观表现为一种在者状态的“线性的”的死亡观。此在只要活着,死亡就还没有来临。作为悬欠于外的终结,死亡乃是在生存之外发生的,只有存在到头才会遭遇到的东西。但是,“只要此在存在,它就始终已经是它的尚未,同样,它也总已经是它的终结。死所意指的结束意味着的不是此在的存在到头,而是这一存在者的一种向终结存在。死是一种此在刚一存在就承担起来的去存在的方式”。 濒死体验 “一个人将要死了,在他肉体的痛苦达到极点时,他听见医生宣布他已死亡。他开始听到一种令人不安的噪音,一种响亮的铃声或是嗡嗡声,同时他感到自己非常迅速地延着一条又长又暗的通道移动。在这之后,他突然发现自己脱离了自己的躯体,但是仍然处于直觉的自然环境中,他隔了一段距离在观察自己的躯体,好象自己成了一个旁观者。他从这一特别的有利地位来观察这一寻求复活的奋力挣扎,情绪上处于剧烈波动的状态。 过一会儿,他的心绪平静下来,对这种奇特的情况比较适应了。他注意到自己依然还有个‘体’,但这个体具有一种不相同的性质,同他遗弃的那个形体相比,他所具有的力

文档评论(0)

caohua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