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文化创新研究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地区行政管理
——少数民族行政文化研究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民族地区的行政管理历来是中国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在政策上凸现了民族自治地方在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行政人事等方面的特殊性。但是作为行政系统的“软组织”、“软结构”——行政文化建设,相比之下却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行政文化作为潜在的无形力量,其影响是巨大持久、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地。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行政文化不仅在一般意义上推动着高效进取的行政管理模式,而且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少数民族一般地处边远地区,并没有在行政改革中形成先进的行政文化,主客观的原因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文化还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弊端。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引导少数民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积极参与竞争、共同繁荣进步,是民族地区乃至中国行政管理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从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入手,揭示当前行政文化的现状,从行政理念、行政制度、行政环境这三方面讨论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文化的创新问题。
关键词:行政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文化 行政理念
一、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文化的剖析
我国正处在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新旧两种体制和新旧两种观念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我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观念,并不是与商品经济和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文化观念,而是农业社会的观念、封建宗法观念和小生产的观念。在改革开放之初,反映这些观念的平均主义、重农轻商等僵化保守思想还在妨害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影响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阻力。同时,在政治生活中,人们也发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蔓延,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屡禁不绝,官本位思想、等级观念司空见惯,这些观念阻碍行政改革的发展,妨碍了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发挥。对这些观念的反思和研究迅速波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化热”潮流。 “文化热”给行政实践工作者和管理学家们研究我国行政改革开阔了视野。80 年代后期,一些学者把目光投向了“行政文化”领域,他们认识到:文化是冰山,制度是冰尖,仅仅围绕政府内部的权力关系就事论事实行机构改革,忽略行政人员的思想意识,忽略深层次的行政文化对行政改革的重要意义,是行政机构改革不能获得圆满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从那时起,我国行政文化研究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研究成果显得比较零散、笼统,对于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行政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更是涉足甚少。目前我国学者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方面,主要从伦理学和政治学的视角出发,侧重于少数民族政治文化的研究,而对行政文化的研究却很少涉及。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建立起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新的行政文化,即顺利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文化创新,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可以巩固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文化
行政文化是一个全社会范畴的概念,社会中的各地区,因其自身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就会形成不同的行政文化。少数民族地区因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地理环境、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文化,它包括行政人员的行政意识、行政心理、行政观念、行政习惯、行政价值、行政信念、行政道德等方面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一般人民对行政的整体价值意识、思考方式、价值观、态度等,它的存在会使该地区的行政工作符合本地民族的特点和要求,促进民族团结。
(二)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文化的特点
1.民族性。自民族形成以后,文化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的。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质素和民族性格,作为上层建筑中精神活动的行政文化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基础的直接作用,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特征。
首先,从制度层面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等前资本主义诸社会形态,构成了封建王朝皇权统治下少数民族行政管理制度的多元模式,相应呈现出多元制度文化特征。政治体制上,一些民族地区的封建领主农奴制下的土司还具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土司衙门内设有分管行政的机构和官员;另一些民族地区的奴隶制政权,实际上还带有血缘氏族的父系家长制度的痕迹;而那些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种族,则更谈不上专职的统治者和政权机构,他们维护社会正常秩序靠的是民族风俗习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民族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多元行政管理制度模式被民族区域自治行政管理制度所代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店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docx VIP
- 危化品运输安全的无人机与遥感应用.pptx
- GZ020 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师生同赛)赛题A竞赛任务书附件1、3、6、7、8、9-裁判用(打印100份)-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pdf
- 新教材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pptx VIP
- 电话销售基础培训课件教程.ppt VIP
- 2025年中国铝制板翅式换热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2022年版)初中语文学科新课标部分解读.pptx
-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共48张PPT).pptx VIP
- 诸葛亮介绍PPT课件.pptx
- 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353卫生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