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弟子们的学思想.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子和弟子们的学思想

孔子和弟子们的哲学思想 论人 1、人 甲、孔子以人为伦理人 孔子既以人为自己思想的中心,而他的思想是伦理道德思想;人在孔子的心目中,便不是形上学所讲的人,也不是生物学所讲的人,乃是伦理的人。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 程颐解释为:“生理本直,罔不直也,而亦生者,幸而免也。”钱穆先生解释为“人生有直道,不直的人也得生存,那是他的幸免”,我以为两者的解释都有点偏,“人之生也直”,人生来做事正直,向善;生来就不正直而偏于恶的人,并不多,“幸而免”可说是例外,或是说破例。 这一点是孔子的伦理人的根基,因为人生来做事正直,那么伦理道德便是人生来该有的事,而不是人故意加上去的事。 但是人从生来虽是“直”,然并不是完全平等,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因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孔子所讲的知,在于“知道”,即知为人之道,会笺说:“皇疏:民斯为下,谓此是下愚之民。英案:知之学之者,知此道也,学此道也。此道在心,此心即理,仁义孝悌,反求诸心也。上智不为物蔽,故曰生知。中人或移于习,故必学知,克己复礼是也。物欲既深,克之较难,故曰困学。困而不学,斯自弃也。非天降才尔殊也。”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为人之道,有深有浅,人的智慧,有高有低。中等智慧以上的人,可以教以高深之道,中等智慧以下的人,就不得教以高深之道了。 “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 人的智慧用之于为人之道,和道发生关系。上等智慧的人,理智高看事正确,心地光明,没有私欲,常趋于正;下愚的人,理智低看事不明白,心里多欲情,便常趋于恶。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成人是一个成全的人,是一个标准的人;在孔子的眼中,成人应该有理智勇三德,再加上有技艺和礼乐的修养。孔子也说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人的完善不在于才力,而在于道德。 君子和小人,在古代为君王和平民的称呼,为社会上的制度。孔子把君子和小人改为品德的高低,品德高者为君子,品德低者为小人。这两个名词乃成为中国社会的传统称呼,在人们心中看为很严重的伦理评判。因此,在孔子的思想里,人是一个伦理人,人的价值由伦理道德而定,人的生活也以伦理道德为中心。 乙、礼记以人为天地之秀气 礼记的礼运篇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这种思想,继承易经的思想,易经以人和天地为三才,人代表天地间的万物。易经又以万物由阴阳相结合而成,以天地代表阴阳,常说天地相交而化生万物。但是五行的思想在五行里还没有出现,要到战国时才盛行,所以在孔子以后,取代了八卦。易经以阴阳变化而成四象、八卦和六十四卦,卦代表物。战国时代的思想,以阴阳变化成五行,五行相合而成物,不再讲卦;讲卦时,专为卜吉凶。礼运篇有战国时期的思想,以人为五行这秀气所成。 “天地之德”,天地代表乾坤,人具有乾坤之德,乾刚坤柔。 “阴阳之交”,阴气和阳气的交会,五行的每一行,都由阴阳的结合交会而成。 “鬼神之会”,若按汉朝儒家和宋朝理学家的思想,鬼为魄,神为魂,人具有魂魄,故称为鬼神之会。但按易经的思想,鬼神代表灵明,代表动作的神妙,人为鬼神之会,指着人具有灵明之心,人心的活动神妙莫测。 “五行之秀气”,五行之秀气为金木水火土;然而所谓秀气,则又是一个新名词。注疏说秀是秀异,秀气为气性之纯,气纯则没有杂物,不杂而纯则清,宋朝理学家乃以秀气为气之清者,清则虚灵,人乃有鬼神的灵明。 但是人之生,不仅是有灵明,同时也有感官,所以说“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然而说:“五行之端也”,则和五行之秀气,似乎有些矛盾,五行的开端不能是五行的极端之秀气。我们便要从另一方面去解释;因为在这一段里,礼运讲人的七情,以五行、四时,十二月、配声味色,和七情发生关系,乃说:“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以情之动,有似于天地之动,人之心乃得天地之心而为心。这一点也是易经的思想。礼运接着说:“五行之端也”,在上面曾说:“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后面也说:“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这个端字,不是开端之端,乃是“事”,心之大端即是心之大事,或是心之重点。“五行之端”,解为五行之重点。但端也可以解 为动之端,欲恶为心动之端,人为五行结合之端。 礼运篇虽为五行之秀气,同时也以人为伦理人,因为礼运全篇讲礼义。在礼记的另一篇中,即曲礼中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

文档评论(0)

qee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