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学科专业课备考材料
一、本体论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本体论,主要是一个哲学与外部现实世界、哲学家与其周围人类生活环境的关系问题。哲学的本体论以求解事实和价值、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关系问题或对立统一问题的方式,彰显了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世界的生存根据或矛盾问题,因而在本质上是一个“人”如何成为“人”、“人的世界”如何成为“人的世界”的问题。本体论问题表征着人对自身生存根据或矛盾的逻辑自觉和文化反省,人处在不断的生成之中。在本体论视域,事实和价值、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在历史地不断嬗变、跃迁;人们所面对的事实和规律,所最后的目的和价值,不仅会因时代的转化而不同,即使在同一时代中也会因地域、国家和民族的不同而不同。事实和价值、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只能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
每个哲学家或流派只能立基于自己所处时代、所处地域、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境况而展开对本体论问题的追求、思考和解答,从而建构属于自己时代、自己民族、国家和地域的本体理论。
关于“本体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基础的总体的地位问题,大致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认为,本体论只是古代西方哲学的主体和核心内容;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使认识论问题成为哲学的主题和核心内容;而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又把语言学问题从幕后推到前台,成为哲学的主题和核心内容。所以,无论在近代哲学中还是在现代哲学中,本体论问题都退居次要位置,甚至是需要加以审视、质疑和消解的问题。另一种倾向认为,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不能没有本体论。
这两种倾向都是十分表面和片面的。前一种倾向,主要是把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和认识论研究同哲学的本体论研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以认识论研究排斥和否定本体论研究。实际上,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学这三者之间是彼此关联、辨证统一的。从本体论研究到认识论研究,再到语言学研究,体现了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哲学穷根究底、追本溯源的学科特性。
后一种倾向是不懂得“本体论”不仅不同于“认识论”和“语言学”,而且也有别于“认知论”和“价值论”。哲学认知论对世界整体存在的关注、对世界整体图景的描述和对万物最一般本性和最普遍规律的概括,在启迪人类心智、提高人类抽象思维能力方面曾起到过并将永远发挥各门具体科学所无法期待的重要作用。
在最终极的归宿和意义上讲,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目的,既不是认识论和语言学,也不是认知论和价值论,而是在“人”和“人的世界”的整体存在的层面上展开追问和思考的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绝不是为认识论而认识论、为语言学而语言学、为认知论而认知论、为价值论而价值论,而是要以此为学理的或知识的基础,理论地弄清和解决如何在“现实存在”、“客观关系”和“物质规律”中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自由”、“幸福”和“解放”问题,从而为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不成其为“人”、“人的世界”不成其为“人的世界”的现状提供理论批判的武器。
二、哲学视域中的主体和主体性
答:主体与客体,是指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中必然存在的两个基本关系项——从事对象性活动的人(主体)和他的对象(客体)。人类任何现实的对象活动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主体和客体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彼此相互联系的具体的历史的关系。不能脱离具体的对象关系谈论孤立的主体和客体。没有对象的人不是主体,不成为任何人对象的存在也不能称之为客体,在这个意义上理解主体,要注意把它同其他意义上的“主体”区别开来。
所谓“主体性”问题,实际上就是人在自己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在主客体关系的运动中,主体本身的存在、特性和本性是怎样的,它在实践和认识等活动的结构、过程和结果中占什么地位、起什么作用,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有什么权力和责任,等等,这些就是主体性问题。
在回答主体和主体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主要分歧和对立首先表现为:把什么样的人当作主体,是现实的、具体的人,还是虚构的、抽象的“人”?马克思主义考察主体问题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样的人只能是现实的人,具体的、历史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进行真正的对象性活动,才能作为主体。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出发理解主体,就必须对现实的人的“实际活动”做具体的分析,辨明进行对象性活动是具有怎样的历史特性和条件的人,从而明确现实的具体的主体。决不能用简单化的抽象公式代替具体的分析,不能“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把现实的人变成想象的人,用超越历史的抽象的“人”或“类”来代替具体的历史的人,是错误主体观的理论根源和表现之一。一些人利用主体性问题大谈抽象的“人性”和抽象的“人道主义”,并用主体性来反对阶级性、党性、民族独立性,鼓吹取消阶级斗争的“全人类性”等等,其理论上的手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