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历史形上学.doc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历史形上学

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与历史形上学本编将讨论主体与对象的实践关系。我们在为这一编命名的时候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以“本体论问题”来称呼。我们这样做,并非由于“本体论”这一名称恰如其分,而是因为没有更好的称呼,能显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我们深知,围绕“本体论”这一概念,有着太多的纷争。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概述这些纷争,然后把主要精力用来阐述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转向”所导致的本体论变革。好在虽然许多学界前辈对“实践本体论”观点不以为然,但对“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这一看法基本上取得了一致。我们既然以生活世界作为原初世界,那么在这一范围内赋予人类生命活动以存在论意义,并在这一意义上谈论本体论的“实践转向”,应当不算是无稽之谈吧。至于“物质本体论”,我们把它当作一种过时的观点加以介绍。有的学者认为,列宁的观点就是一种物质本体论,近代自然科学也证明了物质本体论的正确性。在我们看来,这纯粹是误解。列宁明确地把他的观点称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自然科学证明则根本不是本体论证明。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些观点可能完全正确,但到近代以后,已经不能再被称作“本体论”观点,因此其正确与否同“本体论”并无关系。在我们看来,“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但这与“自然界的本体地位”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在“本体”意义上,自然界只具有从属地位,不具有优先地位。换言之,“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不是在“本体”意义上谈论的。由于“本体论”范围极广,我们在本编中把相关问题分为两章,分别在狭义上(即“存在论”和狭义的“形而上学”)和广义上(即广义的“形而上学”或由狭义的“形而上学”直接派生的相关问题)阐发相关本体论问题。我们之所以把本编命名为“本体论问题”,而不是直接称为“本体论”,就是由于“本体论”是西方哲学的一门学科,而“本体论问题”涉及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它不仅包括西方哲学中“本体论”学科之外与本体论相关的问题,而且包括中国哲学等非西方哲学中与“本体”相关的问题,当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本体”相关的问题。第二章 本体论由于“本体”和“本体论”两个概念歧义纷呈,所以本章将首先用一节篇幅概述它们的种种涵义和西方哲学史上的种种本体论,然后转入人类的存在方式——实践。第一节 本体论概述单从西方语言来看,“本体”和“本体论”已经有多种不同的含义。放到中国语境中,含义就更加丰富了。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这种种不同含义。与此对应,本来应当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问题进行讨论,但由于中国古代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不大。所以在这里只好存而不论,主要介绍西方的本体论传统。因此,本节将包括三个问题:“本体”和“本体论”概念、西方传统本体论、当代西方本体论。一、基本概念在中文中,“本”是与“末”相对而言的。作为小篆字形,“本”是在“木”下加一横,用以指明树木的根之所在,因此“本”字的本义是指草木的根或靠近根的茎干,以后用来指事物的根基或主体;“末”是金文字形,是在“木”上加一点,表示树木的末梢所在处,后来被用来泛指物的末端、末尾。在古汉语中,“本体”是指事物本身,以后用来指事物的基础和根据。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们用“本体论”表示关于本体即宇宙万物之基础、本质和根据的理论。在中文中,“本体论”的对象是实体或本体。但是在西方语言中,情况就复杂了。由于作为一门哲学学科的本体论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就已经奠定了基础,而“本体论”(ontologia)这一概念到17世纪才由德国哲学家郭克兰纽(R.Gocleneus)在《哲学辞典》中最早使用,所以这一概念的字面含义和它的实际所指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照字面看,“on”这个希腊语词具有“存在”和“诸存在物”两方面的含义,因此,作为“关于存在(on)的理论(logos)”,“ontologia”在汉语中本应译为“存在论”。我国有许多较为严谨的哲学史研究者确实也是这样做的。问题在于,郭克兰纽在最初使用“ontologia”这一概念的时候,并不是单纯指“关于存在的理论”,而是在与“形而上学”相同的意义上使用的。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作为西方哲学一个部门的本体论,通常指关于宇宙万物之最普遍、最一般、最根本和最高的根据、本质或基础的理论。从哲学史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们对本体论的对象有不同的理解和规定,例如,固然有人把它理解为“存在”,但也有人把它理解为“实体”或“本体”,还有的把它理解为“理性”、“精神”、“绝对”甚至“上帝”,而且对于“存在”、“本体”或“绝对”究竟是什么,哲学家们并没有一致的意见和共同的规定 关于“本体论”概念的种种歧义,请参见冯志伟等:《西方哲学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关于“本体论”概念的种种歧义,请参见冯志伟等:《西方哲学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4页。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中文中,还是在西方语言中,不管如何理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