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锅二次再热锅炉研发现状汇总.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OGO 哈锅二次再热 超超临界锅炉研发现状 主要介绍内容 * 研发背景和技术路线 二次再热锅炉工程进展 二次再热锅炉关键技术分析 4 1 2 3 二次再热锅炉方案简介 4 * 一、研发背景和技术路线 主 要 内 容 战略需求:中国能源的问题与挑战 能源是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能源供给仍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制约瓶颈 以煤炭为主、分布不均的结构矛盾突出 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能源发展对高技术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中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技术方向主要是在能源技术进步:更高参数超超临界技术! 一、研发背景和技术路线 机组参数及指标比较 一、研发背景和技术路线 我国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以上,以煤电为主导地位的状况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改变。 近十年我国大力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发电技术。目前我国已投运的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最低发电煤耗达到275g/(kW.h)。 提高火电机组效率,只能采取提高蒸汽参数和改善热力系统循环方式的措施。基于目前成熟的耐高温材料,再热蒸汽最高温度为623?C,同时采用二次再热可进一步提高机组效率。 由常规一次再热超超临界变为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可使机组的热效率提高1.5%~2.5%。 二次再热机组是当前提高火电机组热效率的最有效途径。 * 一、研发背景和技术路线 中国是世界上超超临界机组发展最快、数量最多、容量最大和性能最先进的国家;机组发电煤耗:272~275g/kwh 至2013年5月国内已投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超过50台,在建超超临界机组75台。 中国在超超临界机组设计水平、主辅机装备和安装运行等的技术储备已经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国内首台1000MW超超临界锅炉 华能玉环电厂我公司设计生产的国内首台超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采用三菱重工超超临界设计技术设计制造。机组投运以来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锅炉各项运行参数及污染物的排放已达到和优于国家标准。 该项目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研发背景和技术路线 * 2009年底:针对二次再热锅炉的广泛收资和调研 2010年初:市场前景分析并明确研发二次再热机组超超临界锅炉战略 2010年6月:完成参数论证和初步机炉匹配、汽水参数特点和锅炉设计难点分析 2010年底:锅炉概念设计 2011年4月:多方案设计和优缺点分析 2011年6月:针对600MW和1000MW等级机组进行方案设计 2012年5月:针对特定工程完成全套方案设计并投标 一、研发背景和技术路线 * 二、二次再热锅炉工程进展 主 要 内 容 * 二、二次再热锅炉工程进展 2012年11月1日:正式签订莱芜电厂1000MW塔式炉和安源660MW Л型炉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合同:莱芜完全自主研发、安源采用国外公司技术支持。 莱芜和安源两个工程已经完成了多次的设计评审,目前正在进行施工设计,部分部件陆续发往现场。 哈锅的二次再热是深入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基础上的自主研发,在建炉型已经涵盖了塔式炉或∏型炉。 * 三、二次再热锅炉关键技术分析 主 要 内 容 * 机炉匹配更加密切: 直接影响受热面布置方式和性能指标 锅炉输出热量相对减少: 二次再热机组热效率提高 主蒸汽流量减少: 主汽吸热比例降低 再热器热量由高低压两部分提供 汽机排汽温度水平提高、省煤器入口给水温度升高 二次再热锅炉汽水参数具有如下特点: 三、二次再热锅炉关键技术分析 二次再热锅炉汽水参数 项目名称 单位 660MW(一/二次再热) 1000MW (一/二次再热) 主汽流量 t/h 2060 1935 2980 2752 主汽出口压力 MPa.g 26.15 32.45 26.15 33.39 主汽出口温度 ℃ 605 605 605 605 高压再热汽流量 t/h 1660 1692 2424 2437.9 高压再热汽进口压力 MPa.g 5.33 11.73 5.11 11.098 高压再热汽进口温度 ℃ 366 436 353 422.6 高压再热汽出口温度 ℃ 603 623 603 623 低压再热汽流量 t/h / 1432 / 2093.2 低压再热汽进口压力 MPa.g / 3.55 / 3.442 低压再热汽进口温度 ℃ / 440 / 439.5 低压再热汽出口温度 ℃ / 623 / 623 给水温度 ℃ 298 331 302 329.9 三、二次再热锅炉关键技术分析 一次再热 汽水参数及吸热特点分析 Q (Eco to SHO) Q (RH ) Q (HP-RH) Q (LP-RH) Q (Eco to SHO) Q (RH) increases~11.6% 二次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