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南各地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故事趣闻 拜年的由来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入村落,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彼此探安,作揖道喜,共同祝贺。久而久之,过年期间亲朋好友、邻里之间,相互拜年、互致问候的习俗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春节习俗故事趣闻 鞭炮的由来 鞭炮,又名炮竹。我国素有燃放鞭炮的习惯,逢年过节,或是婚丧嫁娶,或是进学升迁,或是大厦落成,或是店铺开张等等,只要是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燃放鞭炮庆祝。 燃放鞭炮的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那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丹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一直延续到至今。 春节习俗故事趣闻 贴对联风俗的由来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仍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海南年俗趣谈 做年在海南方言中,过春节叫“做年”。 到了腊月三十下午,家家户户满怀“做年”的喜悦,开始贴春联和门神了。张灯结彩,大燃鞭炮,祭拜祖先。入夜,家家点灯,一连数日,直至初四天亮——这叫“发灯”,取“发财添丁”之意。三十晚上要“守岁”,彻夜不眠,直至大年初一降临,家家户户燃起入年喜炮,意为“接福迎春”。接着由晚辈向家长叩首、行礼,祝贺老人“添福添寿”,长辈则要给小辈“压岁钱”。 吃斋大年初一是一年之始,有的人家无论老少都得起床吃斋饭,寄有“清净洁白”之意。 吃的东西全都寓意吉祥,如清炒茄子(寓意一年比一年好)、清炒水芹(祈望全家一年勤勤劳劳)、长粉丝(日子细水长流)、炸得焦黄的元宝状豆腐干(寓意招财进宝)、生菜(即生财)…… 海南人大年初一的第一顿斋菜一般在两个时辰吃,一个是初一零点,另一则是初一的早餐时间。吃斋菜之前,每个人先喝上一杯浓茶,意思是把肚子里的油冲洗干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改成喝啤酒了。 海南年俗趣谈 海南斋菜的寓意:海南人都应吃过斋菜煲,但是,你知道斋菜煲所用食材的寓意吗? 发菜:寓意发财,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甜菜:甜甜蜜蜜,生活美满。 水芹:勤劳肯干,力塞人困不死(勤快人饿不死)。 青蒜:能说会算,不会吃亏。 荞头:荞与海南方言的较谐音,寓意较别人强,比别人厉害。 茨菇:海南方言除旧的谐音,辞旧迎新之意。 刺粉:粉丝的一种。寓意细水常流,会持家兴业。 金针:黄花菜海南叫金针,寓意有财,家底殷实。 木耳:海南话称猫耳。俚语云:耳猫猫(耳皱皱),听母话。教人尽孝。 甜竹:腐竹的一种,寓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黄豆干:条状、染成黄色那种。寓意金条,手里有货才是硬道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黄文泉论文解释.doc
- 进度优化任务书浅析.doc
- 黄自元字帖解释.doc
- 海绵窦综合征汇总.ppt
- 海纳百川_有容乃大有用汇总.ppt
- 进口设备安装方案浅析.doc
- 进料加工业务操作流程浅析.doc
- 坚朗年会策划方案介绍.ppt
- 进水口拦污栅栅槽安装施工方案浅析.doc
-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完整版整理浅析.doc
- 2025年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新学期学生学习计划七篇.doc
- 2024年厦门华厦学院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山西省太原市2024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练习册进阶版 .pdf
- 山西省临汾市2020年(春秋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A卷 .pdf
-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2024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深度题集(强化版.pdf
- 《5.5 确定物体的位置(一)》大单元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 2025年莆田学院单招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岗位聘任合同 .pdf
- 2025年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单招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