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涵泳校长的“治学气象” ——兴、观、群、怨 李新林工作室 引言:校长一定要有一种“治学气象” 治学气象 治学形象 治学态势 看待问题的眼界 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待问题的胸襟 处理问题的思路 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2、开阔的眼界胸襟; 3、卓越的治学能力 4、优良的治学作风。 校长的治学气象 治学气象 1、坚定的办学信念; 治学气象既源于与生俱来的气质,更源于后天的学习积累和修炼涵泳。 治学为人之道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工作原则——前沿不能少,后墙不可倒。 虚心,不存成见,虚怀若谷。 涵者,春雨润花,清渠溉稻。 泳者,鱼之游水,人之濯足。 切己体察,将自身置进去来体验观察。 兴:激发感情;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群:合群; 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涵泳的“治学气象” “兴”,就是“引譬连类”,可用以“感发志意”。 通过个别、形象的譬喻,通过联想的作用,领会同这一譬喻相关、带有普遍性的社会人生道理。 在诗歌方面,“兴”指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可以引发情感、引起联想,在感情涌动中获得审美享受,而其获得直接来源于读书学习。 一、“兴”者,志趣高远 1、气象高远:常“读” 常“兴”,陶冶思想。 读书 收获眼界品位,积淀过硬素质; 看到本质,守住根本,养成大气; 通晓事理,陶冶情操,增长才干。 在读书中抒发情感,引起联想,在感情涌动中获得教育的审美享受。 。 1、重在建设:软硬件两方面都要重在建设。 2、贵在体悟:一要钻进去,二要跳出来。 以 “兴” 1、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2、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3、说出别人说不出的东西。 1、重在建设:软硬件两方面都要重在建设。 “观”,就是“观风俗之盛衰” 。 二、“观”者,仰望星空 观 道德精神 心理状态 “观”主要讲精神修养上的变化。 校长气象的根本: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星空” 比喻信仰的高峰、理想的高度。 越是重大的问题越要超前研究。 3 越是敏感的问题越要敢于思考; 2 越是前沿的问题越要及时钻研; 1 校长要善于思考问题 3 在重大问题上敢于讲出掏心窝话; 2 在关键问题上要敢于讲出真心话; 1 思考问题要敢于讲真话 , 三、“群”者,关爱众生 “群”,就是“群居相切磋”。 “群”指诗歌可以使社会人群交流思想感情,统一认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团结。 有 每项决策之后,都可能预示灿烂未来与宏伟蓝图; 每个数字之后,都可能蕴含万家忧乐和众生冷暖。 , 三、“群”者,关爱众生 1、周全地调研 时时系念师生 1、看全局、抓整体的眼界; 时时心怀师生 2、重实干、讲实效的作风。 3、谨慎地执行 2、大局地决策 读书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大教育呼唤大思维,大事业需要大志向。 校长,要立足世界格局,国家格局、社会大局、学生一生来奠定事业基点,始终把兴邦强教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这一切必须建立在“群”之上,建立在“大爱”之上。 “怨”就是“怨刺上政”。孔子把诗歌作为从政和教育的工具通过对作品的研讨,考察诗歌的政治作用,看到了文学的社会价值。 “治学气象”,要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歌颂美好与鞭挞丑恶,从来就是教育人的责任,校长要敢 “怨”、能“怨”,为教育讲真话,对社会现象激浊扬清。 四、“怨”者,激浊扬清 诗“可以怨”,是极重要的治学精神 如果学校没有“怨”的机会,就会把问题积累下来,最终会造成不稳定。所以“怨”就是沟通和对话,也是为现实问题寻求合理和平等解决方案的最好途径。 1、教育就要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与集体融为一体。 2、教育就是通过对美好事物的热切赞扬,树立鲜明价值立场。 “怨” 是校长替众生申述共同的平等权利和生存要求,为众生说话,将得到师生的更加热爱。 3、教育就是要帮助所有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4、教育就是要发挥激浊扬清的功能,塑造人的灵魂。 兴、观、群、怨四者相连,不可分割,其中“兴”是前提,“观”、群“、”怨“”离不开“兴”。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朱熹说:“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工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工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工夫日益密。譬如人之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