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大众传媒的变迁.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 大众传媒的变迁.doc

3 大众传媒的变迁 目标解读 报刊、影视、互联网,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大。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欲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维新派、革命派曾用报刊为阵地,大造变法或革命的舆论。后来,报刊上的登载商业广告、娱乐信息,而且比重日益增大,但新闻活动仍被人们认为是报刊的主要特征。影视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消磨余暇时光,发散剩余能量,转换情绪,获得休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夹带大量商业广告,甚至出现电视商场的专题节目,引导人们消费,它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如果将每一个人视为地球上的一点,那么,互联网就是把所有的点贯穿起来的连线。它把整个地球构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人在终端,情传天涯。网上可以听广播、看电影、办公务、搞教育、治疾病,炒股票、购商品、施救助、聊大天、玩游戏等等。互联网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空前的提高。 课堂大检查 一、选择题: 1.一般被认为是国人最早在国内创办的报刊是( ) A.《万国公报》 B.《时务报》 C.《中国丛报》  D.《昭文新报》 2.(原创)下列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原创)在新民民主主时期,下列哪份报刊,没有为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重要的作用( ) A.《解放日报》  B.《红色中华》 C.《中央日报》 D.《新华日报》 4.1905年,中国人首次自己摄制电影并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起步,这部电影是( ) A.《歌女红牡丹》  B.《渔光曲》  C.《风云儿女》  D.《定军山》 5.(原创)下图是中国首次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的剧照,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影片名称是《渔光曲》,在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 B.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谢晋、张艺谋导演,巩俐主演 C.由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 D.在公映时创下连映84天的纪录 6.标志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是下面的哪家电视台的试验播出( ) A.北京电视台  B.上海电视台  C.广州电视台   D.哈尔滨电视台 7.(原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已经达到了平均每户拥有一台电视机,档次越来越高,彩色电视代替黑白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对这种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们追求越来越美妙的视听享受 B.技术的进步使电视迅速普及 C.改革开放后,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支持 D.人们提倡高消费 ,沉迷于电视节目中 8.在电视普及之前和当今对于不方便看电视、报纸的人来说,他们了解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是( ) A.听评书 B.收听广播   C.看电影   D.欣赏京剧 9.目前在传统的三大媒介外,20世纪90年代,出现第四媒介,那么第四媒介是指( ) A.多媒体 B.三维动画  C.互联网   D.FLASH 二、材料解析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 ——摘自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的设立,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开设的上海电光公司创立,从此以后,‘申江今作不夜城,管弦达旦喧歌声;华堂琼筵照夜乐,不须烧烛红妆明。’……1908年吴淞与崇明两地使用无线电通报。”?????? ?????????     ——摘自《上海档案》 材料三?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阅报风气的形成。报纸比书籍在传播知识方面具有更大的时效性,长江各少阅报风气的形成,……” ?                          ——摘自《近代文明演变轨迹》 材料四 “同一时期,上海居民生活日趋西化,住洋楼,着洋服,吃洋菜,乘洋轿,点洋灯,‘莫不以洋为尚’,西洋话剧、电影、歌舞乃至赛马场、夜总会、舞厅等等进入城市日常生活。” ??????????? ??????????? ???? ——摘自《近代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