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教材分析与教学过程.docVIP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教材分析与教学过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教材分析与教学过程.doc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教材分析与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包括:“难忘九一八”、“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血肉筑长城”等内容,地位很重要,它标志着九一八事变以来侵略与反侵略的全面爆发,标志着侵略与反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掌握“七七”事变的史实,让学生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并以侵华日军的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二)教材分析 本课包含两个子目:一是“卢沟桥事变”,二是“南京大屠杀”。这两目都是本课的重点。“卢沟桥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南京大屠杀”是无数屠杀惨案中的一个典型。 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的关键点是如何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右翼势力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体现创新精神,要在基础教学的基础上贯穿情感价值教育和能力培养。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基础知识:掌握卢沟桥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 2.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设计制作课件、搜集有关历史资料、访问长辈,调查日军在各地、尤其在厦门所犯的罪行,并上台演示讲解,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创造思维、动手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3.情感价值观:通过让学生上台表演“卢沟桥事变”的片断,使学生深刻认识侵华日军的骄横跋扈、蛮不讲理的嚣张气焰,以及中国守军义正词严、临危不惧、坚决捍卫主权的爱国精神。通过让学生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学生仇恨军国主义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二、教法分析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教学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教学的技巧,但教学中方法的使用并不是教师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它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师生的主客观条件决定取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传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好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反之,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本课的特点,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一)图片导入法 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投影有关卢沟桥景点图片,让学生结合小学所学的卢沟桥知识上台介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就成功一半了。 (二)制造意境法 此法是通过图片、配音、录像制造意境,制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三)启发引导法 (四)激发思维法 这两种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设问,或多媒体手段,引发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和创新欲。这种方法很好地贯彻了当前课改中研究性学习的理念。 三、学法分析 众所周知,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因此,教师在制定教给学生历史知识的方案时,更要考虑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观察思考历史问题并提出观点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就是这个道理。恰当的学法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及历史结论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概念和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能力,给学生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教会学习,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最高境界,在本课的学法指导上笔者注意以下几点。 (一)资料研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研读历史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理清线索,形成认知历史的方法。历史知识浩如烟海,从史料入手解决问题,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新课程标准考查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直接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则起促进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二)指导课件制作法 通过指导学生制作课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制作最好的课件,以培养其创新能力。 (三)合作学习法 若干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件的制作。此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四)解说法 指导学生利用自制的课件,上台讲述所学的历史知识,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五)体验法 根据学习内容,让学生上台表演或模仿,再现当时的历史情景,亲身的感受、体会将会使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