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在莫斯科寻访历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莫斯科寻访历史.doc

在莫斯科寻访历史   1997年春,煤炭部组团赴俄罗斯库茨涅茨克参加“第四届库兹巴斯国际采矿设备展览会”,“平朔”派我参加。会后,我们前往莫斯科参观。上午10点,接我们的中巴在郊区的公路上绕行,正当我们凝视着城郊外景时,翻译突然站起来向我们介绍说,这里就是二战时苏军和德寇交战最激烈的地方。据说德寇的将领曾在这里拿着望远镜看到了克里姆林宫塔顶上的红星,叫喊莫斯科马上就要到手啦!他们把坦克、飞机、大炮都用上了,但在这里打了几天几夜就是攻不破这道防线。而且就在这里的战斗打得最激烈的时候,斯大林在红场进行了震惊世界的阅兵式。列着方队的军校学生、摩托化步兵,还有水兵、坦克兵雄壮地列队走过了红场,在列宁墓前庄严地接受了斯大林的检阅后,直接开赴了正在鏊战的前线……   这位身材瘦瘦的口齿伶俐的翻译曾多次到过莫斯科,在大学学的是俄语,看过不少俄文书籍。他像讲故事一样给我们介绍他认为应该介绍的这段故事……随着他的讲解,我的目光赶紧射向窗外去寻觅那战争的痕迹,想看到什么纪念性的建筑……但是车子已经飞快地驶过去了,除了见到几根相互交叉的木柱以外,我几乎什么也没看到。   翻译继续为我们介绍:这个地方离红场才二三十公里。斯大林听着德军的炮声,在敌军的机翼下,冒着大雪进行了大规模的阅兵式,那有多么悬呀!这次大阅兵,使得一心想听到攻占莫斯科好消息的希特勒大发雷霆,他歇斯底里地发作起来:斯大林竟敢在我的空军机翼下检阅部队,这是对帝国空军的公然蔑视!恼怒之下的希特勒立即调兵遣将敦促前线再向莫斯科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但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是再前进不了!翻译激情满怀,讲得生动逼真,如果不是中巴停下来,他可能还会继续讲下去。   车子停在几幢高楼前――这是我们在莫斯科的住地。据说这里曾经是1984年莫斯科奥运会运动员居住的地方,现在改成了宾馆。   第二天,我们去了红场――这是世界著名的广场,而且它与克里姆林宫毗邻,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工人和士兵就是从红场攻下克里姆林宫的。十月革命后,红场成了群众集会开展庆祝活动的场所,革命导师列宁的陵墓也在红场。   我们在广场粗略地观看了一阵儿场景后,便排队向列宁墓走去,走到列宁遗体前面,看到列宁安详地躺在铺有红色旗帜的水晶棺内,穿着平整的西服,扎着精美的领带,胸前还别着一枚勋章。我特别注意了他那凸起的宽阔的似乎仍在闪闪发光的额头……就是这个额头,曾经放射出多少智慧和勇敢的光芒,不但改变了俄国的历史,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我们这些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人,从小都程度不同地接受过马列主义的教育,读过一些马列的著作,看过一些关于列宁的电影,总觉得列宁不仅是俄国革命的领袖,而且中国革命的胜利也和列宁的名字有着密切的关系。   走出陵墓后,我轻轻地揉了揉似乎有些沉重的眼皮,看到周围那些四季常青的枞树,是那么亭亭玉立生机盎然。这里每隔15分钟,克里姆林宫塔顶上的自鸣钟就响一次。这树木,这钟声都为这里增加了肃穆而深沉的气氛。   陵墓的后面是带有垛口的克里姆林宫的宫墙,陵墓和宫墙之间整齐地排列着很多半身塑像的墓碑。翻译很认真地给我们讲解说:埋在半身塑像下面的人,都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介绍了很多名字,我们常听到并且能记住的有:加里宁、捷尔任斯基、伏罗希洛夫、苏兹洛夫、勃列日涅夫、安德波罗夫……又往前走了几步,翻译突然止步对我们说:这就是斯大林像。啊?――斯大林?这个名字立刻将我吸住了。我把目光集中在眼前那座半身塑像上――是的,这正是斯大林,那高高的鼻梁,那高耸而平整的头发,还有那浓浓的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独具特色的胡子……这一切都形象地告诉我们,这就是斯大林。他那塑像的高低、颜色、样式和其他许许多多的半身像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不是翻译驻足介绍,很可能人们一晃便走过去了,不一定会在这里细细地看看斯大林的塑像。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后,当时的苏联领导人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3月8日,周恩来总理率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政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参加了葬礼,并同苏联领导人一起在红场为斯大林送葬。当时是将斯大林遗体安放到了列宁墓内和列宁一起供世人瞻仰。1961年苏共22大后,又将其迁至此处,排列在这许许多多的半身像之中。这当然并不是新闻,确切地说这已经成了历史。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凝神注目地端详了一阵斯大林的半身塑像,又抬头看了看列宁墓前那检阅的平台。这时,昨天翻译在中巴车上讲的斯大林在敌军炮声中和敌机的机翼下举行阅兵式的庄严场面,又栩栩如生地重现在眼前,而且 这时翻译又开始了他生动的讲解――   1941年11月7日,寒风刺骨,大雪飘飘,风雪中不时有莫斯科郊外的炮声和飞机的尖叫声传来。斯大林站在检阅的平台上,向着飞雪飘扬的红场和在红场肃立的红军将士开始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他浑厚洪亮的声音回荡在红场的上空,通过电波传送到前线的战壕,传送到苏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