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元文化视角下对《神秘的河流》主题的解读.doc
多元文化视角下对《神秘的河流》主题的解读
摘 要: 本文以索尼尔颠沛流离的一生为线索,在多元文化视角下,对《神秘的河流》的主题进行解读,试图唤起人类意识中的道德评判,拷问良知,反思白人殖民者对澳洲土著人所犯下的罪孽,以求建立一个多元文化政策下的和谐澳洲。
关键词:多元文化;索尼尔;土著人
2005年澳大利亚作家凯特?格伦维尔出版长篇小说《神秘的河流》,并一举荣获2006年英联邦作家奖和2006年迈尔斯?富兰克林奖的提名。郭英剑教授曾评论说“从后殖民角度看,《神秘的河流》不仅摆脱了白人高高在上的视角,更是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忏悔感”。小说所反映的一段有关早期白人移民和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之间的复杂关系和两种文化间的激烈冲突,时至今日仍令人无限回味。
一、 矛盾之初
形成于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多元文化主义涵盖了教育,历史,文艺批评和政治态度及意识形态领域,其终极目标在于追求社会各群体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达到最终平等,特别是那些长期受到压迫和歧视的族群。而居住于广袤的澳洲大陆的土著人,正是这样一群在历史上长期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群体。据考证,散居于整个澳洲大陆五万年之久的澳大利亚土著人,以部族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复杂的社会关系谱系,并拥有其独特的宗教仪式。他们没有真正的农耕事业,却遵循着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在广袤的澳洲大陆繁衍生息。直到1788年库克船长带领着大英帝国第一批流放犯于悉尼湾登陆,这片被认为是“无主之地”的大陆便迎来了最黑暗的殖民时代。小说《神秘的河流》中的主人公索尼尔则是早期澳洲移民中的一员。他起初只是泰晤士河上的一名船夫,后因犯下偷盗罪而被终身流放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初到澳大利亚的他对土著人的第一印象和任何一个白人上流社会的人一样:棕黑色的皮肤,全身赤裸,发着古怪的声音。这一形象立即使他将土著人定义为“野人”。 其实当时的澳洲白人社会普遍认为,土著人不属于文明人,他们智力低下,还处于野蛮人阶段,对于土著人的相处,自西方文明在澳洲落地,殖民者就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并试图在此延续母国的文化血脉,企图通过高压和强制性的手段迫使被他们看作必将灭亡的土著人放弃自身的文化,从而建立一种以白人为中心的强制性一元文化。1835年,一位名为叶芝的牧师在给政府的一个报告中说道“我不止一次听土著人说他们连狗都不如,伤害它们如同伤害一只狗一样”。这无疑是从精神层面离间土著人对白人的感情,毁灭他们的精神依托。以索尼尔为代表的白人群体对土著人的态度,既是当时白人一元文化横行的最好佐证,更表示出当时的白人主流文化对土著人的丑化和仇视。
二、 矛盾升级
然而早期移民对土著人的驱赶和屠杀,并不单纯缘于文化和种族歧视。弗洛伊德曾在心理分析学中指出,压抑阴暗的生活对人的性格,情感具有一系列的“暗恐”影响。以索尼尔为代表的早期移民,流放犯占据了相当数量。对于母国而言,他是弃子,被排斥在贵族序列之外,“他模模糊糊地理解了人们排列的方式,一个在另一个之上”。青少年时期的穷苦生活令他不愿再过以前那种永远生活在最底层,被人踩在头上的日子。在澳洲,这种在家却又无家的道德体验,让他以一种别样的眼光来看待当下的处境。他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作为被自己母国边缘化的人,他必须证明自我的价值。当索尼尔看到那块像拇指甲一样的土地时所流露出的迷恋,还有他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的决心恰恰说明了以索尼尔为代表的流放犯移民,罔顾土著人的权利,强占土著人土地的做法。索尼尔在土著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以求安家乐业,却受到土著人的骚扰。起初这种骚扰只是一种心理的恐吓,并没有实质性的伤害事件。索尼尔也曾通过萨尔和土著妇女的交流还有儿子迪克与土著小孩儿的相处,意识到土著人和白人就人的生物性而言都是一样的。土著人虽然也曾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与索尼尔谈判交流以希望索尼尔可以放弃,但是索尼尔的想法却与当时所有的白人移民一样:二者处于对立面,并用原始与文明,古代与现代,我者与他者的符号来标注彼此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差别,并将二者定义为白种欧洲人高级,而被征服的土著人处于最低级的社会文化秩序。这就不难理解二者的交流为何只能以失败告终的结局。虽然索尼尔是个流放犯,但是骨子里的白人血统,让他不可避免的拥有土著人是人类文明最末端的野蛮种族的思想,并顺其自然的将其妖魔化。因此在殖民扩张下,土著人失去了打猎和捕鱼的场所,没有了食物,只好偷盗白人移民的牲畜粮食,坐实了土著人可恶的罪名,从而使土著居民和白人之间的矛盾升级,也为白人当局屠杀土著人提供了更合理的借口。
三、 矛盾激化
但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白人殖民者都对残害土著人的暴行感到热衷。尽管悲观情绪和种族歧视观念与日俱增,但仍有少数以赫拉太太,莎尔和布莱克伍德为代表的白人对土著人抱有一份同情,认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