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一鸣:新贵进化论.doc
张一鸣:新贵进化论
从酷讯、饭否网、九九房,到今日头条,张一鸣早已从“Loser”的影子中涅??而出,蜕变为能够创造奇迹的互联网创业者。
这个时代也许是进化论的最好证明,很难相信上帝创造世界的神创论在那些90后的互联网原住民还会有什么市场。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不靠任何天然之物,而是用智慧和算法,用0和1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叫做互联网的世界。这个世界的进化不再以世代计,而是争分夺秒地迭代,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产品。在中国,王兴和张一鸣是这个世界的新贵,现在他们的用户加起来近5亿,客户端日活跃用户相加近5000万,两家公司头条(T)和美团(M)估值相加近百亿美元,如果加上曾受王兴启发的程维创办的滴滴打车(D),他们(TMD)能否最终进化为和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一样的庞然大物?这又取决于他们进化的速度和程度。
向外界讲述和解释自己,始终是件让张一鸣先生挠头的差事。请别因此得出错误的印象,认为他是寡言少语之人。他太理性也太可靠,总是试图说服人,而非感染人。他说话时语调和语速几乎没有情绪起伏,高兴和沮丧都不轻易示人。一些跟随他多年的下属和同事甚至认为,这位32岁的年轻CEO多少有些“缺乏情趣”。
“曲折的故事只是读者看起来精彩而已,你要快速发展,不能太曲折。”张一鸣说。他一手缔造了拥有2.5亿激活用户的移动资讯平台“今日头条”。
不是谁的敌人
今日头条的成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2012年8月今日头条上线之时,几乎没有人看好毫无新闻基因的今日头条,而这个团队似乎是硬生生抢下了一块地盘。它以其独树一帜的“基于数据化挖掘的个性化信息推荐”的新闻推送方式,迅速成为移动互联网同类产品中最受用户欢迎的新贵,出现在越来越多人的手机屏幕上。据其所公布数据,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今日头条已经拥有超过2.5亿激活用户,2000万日活跃用户。2014年6月3日,今日头条更是确认获得1亿美元的C轮融资,估值超过5亿美元。
之所以说它是个奇迹,是因为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门户网站都推出了自己的新闻App,感觉却总像鸡肋。
某门户网站新媒体部员工告诉记者,“不砸钱就很难做得出彩,即便是出彩也不一定有人捧场”。
而今日头条却似乎所向披靡,秒杀其他新闻资讯应用,获得了用户的肯定。
于是,有人问张一鸣,你之前是不是新闻科班出身,怎么能这么准确的抓住用户。
“其实我们看待媒体这个事情,跟很多同行是挺不一样的。”张一鸣解释道。
不同于传统的新闻资讯类应用有一个巨大的编辑团队来制作筛选内容,“今日头条”是一个没有编辑的新闻客户端,完全通过数据分析为用户选择感兴趣的信息。
“他们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花重金聘请一位主编来主持大局。”张一鸣从构思今日头条那天起就想明白了坚决不请编辑团队,“一张再好的报纸也只有一个封面,一个再牛的主编也只能做出一种风格。”
今日头条只需要用户以社交平台账户登陆,后台就能利用社交网络中的数据快速分析出其兴趣所在,然后推送符合兴趣的新闻内容。
也就是说,每个人看到的今日头条都会是符合自己兴趣的不一样的新闻。
“这就是互联网行业用户至上的最好体现,也是互联网企业成功的法门。”张一鸣脸上的神情颇有些自豪。
事实证明,“门外汉”张一鸣当初的判断没有错。
不少传统媒体、门户网站一直在新媒体应用上玩命儿的砸人、砸钱却一直反响平平,让这些竞争对手汗颜的是,半路杀出的今日头条轻易地就抢走了读者,而且显得不费吹灰之力。
“会不会怕树敌太多?”
“我们不是谁的敌人啊,所有做内容的都是我们的朋友。”张一鸣笑道。
虽然表面上今日头条是在疯狂的抢夺读者,但是,私底下张一鸣和媒体大佬见面却都是在谈合作。
“我工作的内容之一就是和其他媒体的主编们见面寻求合作。”张一鸣的语气透着谦和,“其实我们是无法离开其他媒体生存的,因为我们不做内容创造,只做内容分发。”
张一鸣介绍着他们和“敌人”的合作方式:今日头条引入各大媒体机构的内容,然后允许其在页面中一定的位置放置广告。
“这应该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对于传统媒体的寒冬期,张一鸣有自己的理解:“应该这么说,未来活下来的不是某种介质,而是内容。”
因此,有媒体人对他说,“你比我们自己都想得通透。”
“想不通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张一鸣笑言,“我是个保守的家伙。”
“保守”的冒险者
这个一直说自己“保守”的张一鸣,创业史却是极富冒险主义精神的。
2005年,从南开大学微电子和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的张一鸣,面前有八九个条件诱人的offer,“但是都太没有挑战性,不来劲”。
那一年,Web2.0时代到来,很多互联网人离开公司开始创业,张一鸣看在眼里,拿定主意,“这才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