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张学良和胡蝶,缘悭一面.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学良和胡蝶,缘悭一面.doc

张学良和胡蝶,缘悭一面   张学良和胡蝶,最传奇的“英雄与美人”,无论是在台北、在上海,还是在北平,他们都没有见过面。2007年12月7日,台湾浸信会周联华牧师应我们的邀请,专程从台北飞来上海,用“少帅与我”题目,讲述了他与张学良40年的交往。监禁中的张学良,有三个老师――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教授教中文,返台的驻美外交官董显光大使教英文,周牧师则专门讲授《圣经》。三人中间,周牧师和张学良关系最久,也最深。他为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补办了婚礼。张学良和赵四晚年住在夏威夷,周牧师经常去探望。最后,周牧师还为他们主持了葬礼。复旦大学的讲座,挤满了两百多人。次日下午,他又去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往事”节目,刘凝主持,谈了很久。《少帅与我》上、下两集,播出时有不错的收视率,后来评了奖,又制作成光碟发行,作为纪实频道的保留节目。尽管如此,我还是以为周牧师的讲述,并没有得到上海观众的预期反响,也没有引起大陆文史学者的应有重视。   比如说,张学良去世后,周牧师去夏威夷整理他们的遗物,他发现:每本日记的第一天都是“九月十八日”,“九?一八”成了他的元旦日。还有,张学良晚年在夏威夷瓦基基海滩的轮椅上对周牧师说:“回去干嘛?”意思是不想让大陆人看一个衰老的张学良,留一个白袍将军的形象。这些或许都是台北和海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有一件却关系到当初上海坊间津津乐道的绯闻,即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的那一刻,张学良(1901-2001)到底有没有在北平六国饭店和“绝代佳人”电影明星胡蝶(1908-1989)跳交谊舞?这种八卦,本该轰动才是!周牧师说出的很多事情,都是他的亲身经历,也是在大陆首次披露,但是在报纸、杂志等纸媒上并无报道,学者也没有引用。对于我在交谈中透露的这些遗憾,周牧师,这位台北的“九三老人”,很是释然,他说:不要忘记,我们都是“白头宫女”,说的都是些“天宝遗事”啦!哈哈!他不在乎!    一段莫须有的公案   此事关系重大,周牧师在台北还是和我们又回顾了一下。事情的原委是:“九?一八”日本关东军侵占东北后月余,天津的一份《庸报》披露说,当天晚上张学良不在沈阳,他在北平六国饭店和胡蝶跳舞!11月20日,南社诗人马君武(1881-1940)义愤填膺,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了《哀沈阳》二首。其一:“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那管东师入沈阳。”其二:“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这位诗人是老同盟会的,常作惊人语,因而有点影响。他言之凿凿地说了这件事情,于是举国哗然,“不爱江山爱美人”、“红颜祸国”、“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赋讽人,戏文毁人,从小喜欢听大戏的张学良,传统道德感深重,为此承受了极大的良心压力。压力之下,张学良竟然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诗文、歌曲、舞蹈、女人,加上谣言,亦真亦幻,相互交集,在关键时刻都成了改写中国历史的基本要素。   张学良喜欢跳舞是真的,有女人缘也是不假,抽大烟更是公开的事,所以这个说法不胫而走。我告诉周牧师,大陆至今还有人相信张学良与胡蝶跳舞的谣言,网络上很多业余史学家都是这个说法,正史中也没有加以否认,依据的还是马君武《哀沈阳》二首。我们讨论着说:“少帅”的声色犬马,在当时的道德观看来,只是风流,并非恶疾,他可以承认。但是,马君武把“风流”和“亡国”联在一起,张学良就不能承受了。张学良一辈子最痛恨《哀沈阳》,晚年接待唐德刚访问,仍然耿耿于怀,痛斥马君武,绝不承认当晚曾追着胡蝶跳舞。他当晚是在北平中和戏院,携赵四小姐和夫人于凤至,陪着英国公使看梅兰芳的《宇宙锋》,还有,“朱五”(朱启钤的五小姐湄筠)的说法也属捕风捉影。   张学良拒不承认,胡蝶也在辩诬,按《胡蝶回忆录》说,当天她随明星电影公司一行在天津,潘有声、张石川、洪深等人可以为证。“后来为拍《自由之花》到北平时,已是‘九?一八’事变约一周,未料此行会引起一段莫须有公案。”(新华出版社,1987)胡蝶从北平回到上海后,母亲痛骂,父亲生气,日子很不好过。胡蝶在《申报》上辟谣,明星影业公司证明,都没有用,喜欢听“红颜祸国”故事的国人不相信,传得更凶。有一次,张学良来上海,胡蝶曾求见张学良,说要当着上海报界的面说说清楚,不要把“亡国之舞”的脏水泼在无辜女性身上。张学良拒绝了,“那样岂不更说不清楚”?    缘悭一面   周牧师讲述了他的故事,把张学良、胡蝶的公案在台北延续了下去。故事的结局,就是胡蝶终于一辈子也没有见到过与她绯闻中的张学良,张学良和胡蝶,也是缘悭一面。1960年代,胡蝶在香港、台湾复出,拍了好几部轰动的影片。息影后,她有几年住在台北。其时,张学良虽说还是在监禁中,但他愿意见谁,当局还是会允许的。偶尔的听戏,看电影,派对聚会,张学良和赵四是可以出席的。因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