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年四海说陈胡.doc
当年四海说陈胡
陈独秀 (1879 ―1942),新文化运动旗手,现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安徽怀宁人,字仲甫。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主编 《青年》 杂志,后改为 《新青年》。其在发刊辞中鲜明地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一开始就从世界发展的总趋向来考虑中国的改革。后和胡适等以 《新青年》为阵地,推进思想启蒙运动,掀起绚烂壮丽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旧时代最后的送葬者之一。
1917年年初,陈独秀被校长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 随之迁京。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 《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时期的革命先驱者。1920年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由于他在五四时期的显赫名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被选为党的总书记。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革命遭到重创,于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被撤销总书记职务。其后,对革命悲观失望,又在1929年被开除出党。同年年底,与彭述之等八十一人发表 《我们的政治意见书》 反对共产党和工农红军。1942年于穷困潦倒中,死于四川江津。
“珍重文坛开国史,当年四海说陈胡”,这是当年武汉大学校长王抚五说的。胡适、陈独秀多姿多彩的一生,是现代中国历史舞台多姿多彩的一个缩影。“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他们都是在同时代乃至后代人的误解与曲解中走完了一生,他们甚至对此没有来得及或不屑做一点辩白与校正。特别是胡适,他是个灵魂的孤独者,与他生活着的那个世界和人存在着隔膜。陈独秀的激进和狂飙式的思想革命,太过天真浪漫,使他常处荷戟独彷徨的尴尬境地,骨子里也是孤独的。
胡适和陈独秀是在共同拉开“现代中国”序幕的冲锋陷阵中走到一起成为战友的。后来,胡适和陈独秀都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分道”而不“扬镳”。他们的命运是一面镜子,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
20世纪50年代初批判胡适,是无产阶级政治需要。因为胡适“他在人民和知识分子的头脑中还有很大的地盘”(《胡适红学研究资料全编》)。对胡适批判的片面性,毛泽东是心知肚明的,他非但没加以引导,反而希望批判搞得火药味浓浓的,以彻底摧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信仰和锐气,让他们不要再以代表“民族理性和良知”自诩,而是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他认为批过之后,无非在21世纪再为他恢复名誉。毛泽东说:“我们开始批判胡适的时候很好,但后来就有点片面性了,把胡适的一切全都抹煞了,以后要写一两篇文章补救一下。”又曾说:“说实在话,应该实事求是……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龚育之《党史札记》) 胡适和毛泽东,本是相知的人,彼此心中都有数。
(一)
1917年1月1日,陈独秀主办的 《新青年》 第二卷第五号,因发表了一篇胡适的 《文学改良刍议》,翻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第一页。郑振铎将之称为中国新文化运动史最初“发难的信号”。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冲破旧文化的沉沉黑夜,向新世纪跨出了惊世骇俗的第一步。
早在1916年10月,远在大洋彼岸的胡适,便致信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八条主张。陈独秀对此大为赞赏,“欢喜赞叹,莫可名状”,称之为“今日中国文界之雷声”。立即编发在 《新青年》上,并专门撰写跋文曰:“白话文学将为中国文界之正宗,余亦笃信而渴望之。吾生当见其成,则大幸也。”
其实,陈独秀也早有文学革命的主张,与胡适不谋而合。为了给胡适之文大壮声势,他在下一期 《新青年》 上,亲自撰写了《文学革命论》 一文。提出“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吾友胡适”。陈独秀之文,内容上比胡适更“革命”,态度上也更坚决、彻底。但陈独秀却称“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之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表现出谦逊待友的胸襟。但,陈独秀对论争的对方,却不讲一点客气和策略,比如陈独秀于1917年4月9日,答胡适的信中说,对改良中国文学,“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这让具有自由主义精神的胡适,为他这位朋友的“武断的态度”感到惊讶。后来,事实证明,正是陈独秀“老革命党的口气”和他这位革命家做的大力宣传与推波助澜,才将白话文运动,弄成声势浩大、汹涌澎湃的文学革命运动。
1918年,胡适的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一文,发表在 《新青年》 第四卷第四号上,把白话文运动提高到新的理论高度,郑振铎的 《中国新文学大系?争论集导言》 中称胡适这篇文章是“文学革命的最堂皇的宣言”。
在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陈独秀的力邀下,留学美国七年,在大洋彼岸高举新文化火炬的胡适,于1917年7月10日回到上海,先回老家安徽绩溪县上庄看望故乡和老母后,9月10日,应聘到北京大学任教。从此,北京大学成了胡适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摇篮。
胡适与北京大学有太多的巧合:胡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系统优化与调度软件:PLEXOS二次开发_(16).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营.docx
- 民宿管家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古代诗人名人柳永人物介绍PPT.pptx VIP
- 第5章独立第三方B2B型医药电子市场.ppt VIP
- 北京市西城区2024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VIP
- AI技术在化学课堂的应用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HG∕T 5809-2020 浸胶芳纶帆布.pdf
- 网络安全防御能力评价体系框架.pdf VIP
- 2024年嘉兴国际商务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统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详细分析和教学策略.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