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怀念成福同学.doc
怀念成福同学
天空仍像往常一样蓝,可我们却失去了一位深孚众望的老同学、老朋友。
成福永远地走了,走得太匆忙,他从我们中间无可挽留地永逝了。他的音容笑貌时时在我眼前浮现……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与成福有缘被固原师范录取分到中教文班,成为同班同学。初识的一幕至今没忘:我们文班被安排在学校西区两间大宿舍,办好报名手续,被后勤人员领到宿舍,解开寒酸的铺盖卷铺好床位后,我就到另一间男生宿舍转悠。初来乍到,个个难免矜持,一位中等身材、面相和善的同学从床上礼貌地起身,笑容可掬地让座,他的落落大方、举止得体给我留下了初识的好印象,互相询问后得知,他叫李成福,是海原县杨明公社人。开学不久,他的作文相继发表在校刊上,全年级乃至全校师生都知道了他的大名。
成福是一个仗义执言、富于正义感的人。他会用才智征服班里个别恃强凌弱的霸道者和狂妄者。出身农村的贫困生、穿着寒酸的弱者总会得到成福的保护。在校纪校规不便涉足的管理死角,有他抑野制蛮,但不称霸,弱势群体有另类安全感,班里的正气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他是班主任无形的得力臂膀,大家拥戴他。他爱护班集荣誉、维护同学人格尊严的品行为全班同学所公认。记得我班文艺委员江芝芳因在公用铁丝上晾晒衣服蒙受了不白之冤,遭受高年级一女生放肆的辱骂欺凌,身心受到创伤,好些天不能上课,成福深感不平,积极奔走,协同班长找寻学校管理部门,陈述事实真相,为我班受屈辱的江芝芳同学讨回了公道。
那时学校经常开展篮球比赛,成福有打篮球的特长,是我班主力队员。他热心班队的组织训练,比较各班级名次。他名分上没有担任篮球队长,事实上却是教练兼队长,因为球赛的紧要关头,他常常当仁不让取而代之(吕锡铭班男篮队长,已逝)。那时的固原体育馆灯光球场,不时举行地区各县及地直单位篮球比赛,宁夏中学生篮球赛,有时还有周边(平凉、定西、庆阳、吴忠、延安、白银等)地区之间的友谊赛,成福几乎是每赛必观。别的同学按时就寝,而他晚自习后溜出校门,沉迷在灯光球场琢磨、钻研篮球战术配合,用之于本班篮球训练与比赛中。饭后与队友闲聊或散步时,津津乐道于区内外各个篮球队的战术配合与队员的个人技术,为班级制胜夺得好名次提供经验。他常因看球赛太迟被门卫批评。
成福的幽默诙谐,在特殊的场合会产生特殊效应。上世纪70年代,国人尚未摆脱饥饿的阴影。我们在饥饿中苦修学业,晚自习教室里经常弥漫着饥饿造成的沉闷气氛。成福同学总会利用某个时机抖出一个笑料包袱,引得教室里哄堂大笑,笑声让我们神经兴奋,暂时忘掉了饥饿,沉浸在愉悦之中。记得田洼修渠结束后,班里进行评比总结,班主任对劳动好的提出了表扬,同学尹国兰因没有评上奖而伏在宿舍床上耍情绪。成福闻知此事,为之吟诗一首:“娇喘微微恨无力,平生汗才浸玉肌。金榜不题国兰女,回头懒得换罗衣。”
这首诗不胫而走,晚自习时在同学间互相传吟,又被好事者一番添油加醋,成福同学反倒被篡讹成“点秋香”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形象,遭到戏谑,教室里笑声迭起,尹国兰陷入尴尬境地,哭笑不得,离座用纤细的小手捶打李成福,教室里一片喧哗,同学们因这场搞笑剧早忘了饥饿。谁知教语文的欧阳老师来教室里面批作文,见教室里掀起戏谑的狂涛,一片吵杂。经询问,方知源于成福的一首俏皮诗作。成福是欧阳老师的得意门生,爱之切便责之严,立时沉下脸,批评了成福一顿,成福顿首诺诺。转过脸向大家扮了个狡黠的鬼脸。显然,他得意于自己这个不乏文雅色彩的恶作剧,给饥饿笼罩下沉闷的气氛撒进一把诙谐的兴奋剂,使教室里充满愉悦。
成福对固原师范怀有浓浓的感恩之心。他对自己的班主任、各位科任教师、行政后勤、各处室管理员工充满感激之情。毕业后,每每与文班同学相聚,他仍能清楚地讲出各科任教师的业务专长,教书育人的严谨态度、奉献精神,以及师生相处中的轶闻趣事,连音容笑貌等细节都不曾遗漏。四十多年来,每每路过曾经的固原师范校门时,他总是流连忘返,驻足凝望着曾经的文班教室及宿舍故址,指点给同行者相伴者,禁不住热泪盈眶!
1991年,成福从海原县教育系统奉调到固原地区文联工作,先后担任《六盘山》编辑部副主任、执行副主编,又兼任文联秘书长,举家迁至固原。鉴于他在同学中的威望,成了大家公认的“文班联谊会常任理事”,他的家也成了联谊会常设机构。同学中谁家有红白喜事,成福总是出面牵头,先在他家聚齐,然后前往,或是庆贺,或是慰问吊唁。哪位老同学从基层乡县入住固原城里,成福会联系家在固原的老同学为之接风洗尘,慷慨解囊,聚会小酌。每每获悉文班哪位老同学从省城或从外地回到固原探亲、办事,成福亦是如此。
跟成福在一起,听不到他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他不屑于谈论经不起事实检验的所谓“小道消息”,不传播流言蜚语。老同学、老朋友们隔段时间总会相聚小酌,或是打牌“掀牛九”,有时老友难免抱怨当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