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怜爱苍生休戈矛.doc
怜爱苍生休戈矛
摘 要:王昌龄诗作多受瞩目,《箜篌引》却常为世人忽略。事实上,《箜篌引》以西北少数民族将领的遭遇为叙事对象,对唐初边疆战争及政策有具体反映,内容深刻,颇具史料价值。诗末王昌龄提出以怀柔为基的文治方略,使本诗卓立于同类题材。
关键词:王昌龄 《箜篌引》 民族将领 叙事
约唐玄宗天宝中期,“诗家夫子”王昌龄自江宁丞贬为龙标尉①,乘舟南行,途经卢溪(今湖南沅陵),遇到一位谪居的西北少数民族将领,感而述之,创作了长篇《箜篌引》。诗作内容深刻,反映了时政的得失,殷称昌龄诗“惊耳骇目”,为“中兴高作”②,此篇当之无愧。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骢汗血流,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颜色饥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思还本乡食牛,欲语不得指咽喉。或有强壮能咿,意说被他边将仇。五世属藩汉主留,碧毛毡帐河曲游。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家藏铁券特承优,黄金千斤不称求,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草木悲感声飕。仆本东山为国忧,明光殿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鬼神不得知其由。怜爱苍生比蚍蜉,朔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
《箜篌引》为乐府旧题,一曰《公无渡河》,据载“声甚凄怆”“闻者莫不堕落饮注”(《乐府诗集》卷二六引崔豹《古今注》),阅读此诗,亦会有悲愤之情感迫内心。王昌龄“绪密而思清”③,惯用七绝,此次体制虽长,但“理极紧密,法极深老,故不懈不粗,不宜草草看之”(《诗归?盛唐六》钟惺语)。
本诗分三层,首句“微雨沾衣令人愁”为第一层,点地写景,勾勒出一个弥漫着愁思的夜晚。是夜漆黑,月亮亦失去了皎洁,遁入无边的夜色里。岸上当地少数民族的讴歌与猿的清啼不时划破夜空,清晰地触入耳际。猿猴的啼叫,曾让无数迁客骚人为之动容,与卢溪边界相接的三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鸣,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卷三四《江水》),昌龄的诗作里,亦多有“清猿无断时”(《送张四》)、“愁听清猿梦里长”(《送魏二》)的意象,约作于同时的“莫将孤月对猿愁”(《卢溪别人》),更是显示了用笔的相近。除却猿的清啼,当地民居的讴歌作为一个背景出现在夜色之中,其催人怀乡的力量亦不可小觑,彼时项王四面楚歌、刘琨吹笳退敌,即为明证。走出舟外,丝丝细雨若有若无地飘落在衣襟之间,清冷地触碰肌肤,更令人增生江湖夜雨的萧索之感。目睹此景,愁即漾漾而生,更无论身在此中又适逢谪途的诗人与“迁客”了。
从“有一迁客登高楼”到“草木悲感声飕”为第二层,叙写迁客及其家族的往昔。迁客登楼弹箜篌,目不迷离,不言一语,将全身心的精力、情感注入所弹奏的《桑叶秋》曲中。昔伯牙鼓琴,“巍巍乎志在高山”又“洋洋乎志在流水”,寓心志于音乐中,“位卑而著名者”王昌龄④,内心常与外界乐声契合,领悟弹者胸中丘壑。如在《江上闻笛》中,听到“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的凄苦;《听弹风入松赠杨补阙》里,品出泠泠然“空山多雨雪”的清幽。故当悲愤激越的曲调在迁客的指尖流淌时,诗人的内心为之震撼,随之来到风沙狂舞的塞上,昭君的青冢,在此作为一个塞上意象的借用,提明地点。将军骑青黑色的骏马,雄姿英发,率领军队深入匈奴内部,战不停歇。天子黄旗一指,千军万马咸集,军旗舞动,万马齐鸣,胡人尸体堆积如丘,“乱杀”透现战争之激烈,“积如丘”状写唐朝军队的赫赫战功,迁客作重要的一员,参与始终。至此,曲调“嘈嘈如急雨”(白居易《琵琶行》),威武且崇高。“不信沙场苦,君看刀剑瘢”(《代扶风主人答》),情势蓦然急转,久经沙场的迁客,竟拖着刀枪留下的病体,被配往边州,令听者恍不知其所以然,惊诧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如同苏武持旌节,以示对国家的忠贞;迁客身披故乡的羔羊裘,以明对故乡的思念。尽管,这漠北的裘裳,在温暖的水泽之乡卢溪,显得突兀且不合时宜。昌龄还注意到,迁客的颜色饥枯,这是生活困窘的写照,亦是精神备受折磨的实证。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驰骋沙场的豪侠儿,千万愁绪化成的泪水旋转于眼眶,终不曾流出,其坚韧可见一斑。此刻,迁客在悲痛的巨压之下,似已化为一尊寂静的雕像,唯一盈动的是眼中的泪花。“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九章?哀郢》),鲈鱼莼菜之思,游子均有,迁客所朝暮的是某一日能够回乡品尝牦牛。这样热切的愿望,或因刀剑所伤,或是激愤不得语,只能用琴声呜咽叙出,谭元春语“凄怨,如见其时”(《诗归?盛唐六》),以上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