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和父亲之间.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和父亲之间.doc

我和父亲之间   二十多年前,1994年9月5日凌晨,先父因脑溢血突发病逝于张家界的一家宾馆。父亲那时已从北京调到广州工作,是为出席湖南籍已故经济学家卓炯的学术研讨会而去那里的。上午,接到噩耗,我先是飞往广州,又和父亲单位的领导以及几位亲属一起飞往长沙。多亏湖南省有关方面鼎力相助,派车送我们赶赴湘西,料理丧事。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张家界,自从被吴冠中先生推崇,后又经摄影家陈复礼等人传扬,到了1990年代,已是名满天下了。我对她当然也心仪久矣。然而谁能想到,自己竟以这样一种方式到了那里。   自此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提张家界,不愿提武陵源,不愿提索溪峪。   那是我的伤心哀痛之地。   再往前数十年,1984年,我失去了母亲。十年后我又失去了父亲。令人不胜唏嘘的是,父母的离去都如此突然,连抢救时的焦虑都不容儿女们承担。母亲离去时我在南京,那是到《钟山》杂志讨论《找乐》的定稿事宜。离京前一天我还回到家里去看她,没想到第二天飞机还没在南京落地,《钟山》便已得到我母亲因心脏病突发而逝的消息。而父亲,竟是在异乡终老。这种方式恰如父母的一贯作风,他们一生不愿给任何人添麻烦,包括自己的子女。   父母的一生并没有多少传奇性。父亲唯一令我吃惊的事迹,至今我还将信将疑:1949年,我妈怀上我不久,他就离开家乡北海,远赴广州求学。据说那一次远行很有些惊心动魄――几天以后他只剩一条短裤,狼狈不堪地回到家里。他说船至雷州半岛附近遇到了台风,船被打翻,他抓住一块船板,凭借过人的水性而逃生。“你知道台风来时那海浪有多高?足有四五层楼高呀!”这故事是他教我游泳时说的。我当时就质疑他讲这故事,只是为了给我励志。那时我还不到八岁,可见就已经不是“省油的灯”。当然,那一年,我爸最终还是从北海来到了广州。不久,广州就成为叶剑英治下“明朗的天”,他顺风顺水被吸纳进新中国培养人才的洪流,进入了南方大学。而后,他又被送到北京,在人民大学读研,最后留在那里任教。我爸离开北海不久,北海也解放了,我妈也和全中国的热血青年一样,被时代潮流裹挟进来,先是在北海三小做副教导主任,随后也获得到桂林读书的机会。她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作。   1957年,父母应该是在北京团圆了。夏天,父亲回家乡接祖母和儿女上北京,我才第一次见到父亲,那时我已经跟着祖母长到八岁。“留守儿童”忽然发现,时时被祖母挂在嘴边的“爸爸”回来了!其实此前我已无数次看过父亲的照片,并向同龄人炫耀。在那照片里,爸爸穿着黑呢子大衣,头戴皮帽,站在雪地上,一副英气逼人的模样。就是为了找这个人,我曾经求赶牛车的搭我,沿着泥泞的小路,吱扭吱扭地走了一下午。天傍晚时,扛不住好奇的赶车佬问我:细崽,你坐到哪里才下?我说,离北京还有多远?我到北京找我爸呀……那赶车佬吓了一跳。他说他也不知道北京有多远,但坐这样的牛车肯定是到不了啦,“细崽,天黑啦,野鬼要出来捉人啦,赶快回家啦!”……那时我才明白,坐牛车是找不到爸爸的。   而忽然有那么一天,一个人,一手拿着一只装满了花花绿绿糖球的玻璃小汽车,张开胳膊把姐姐和我搂到了怀里。这就是爸爸呀!络绎不绝的亲友提着活鸡活鸭和海味,来看望“从北京回来的阿宝”;过去曾牵着父母的手耀武扬威的玩伴儿们,趴在院子的栅栏墙外观看……从此我寸步不离地尾随在我爸的身后,直到一顿痛打把我扔到了可怜巴巴的地方。   离开少年北海半个世纪之后,当我以花甲之身回到故乡的时候,在我的姨表弟阿鸣家,看到了当年我爸爸用他带回的相机为他们拍摄的“全家福”――四姨和四姨父站在中间,左右站着他们家的五个孩子。四姨和四姨夫已然过世,表姐妹和表弟同我一样,当年不过垂髫总角,今亦老矣。谈笑间大家说这是我和他们仅存的童年照――因为就在作为背景的公园凉亭里,我不知什么时候溜进了画面,远远地骑在栏杆上,肢体语言里散发着不平。这就是当年我时时刻刻要独霸父亲的“眼球”,不准任何人染指的铁证。然而也正是这独霸的心思,招来了平生挨的第一顿,也是唯一的那顿痛揍。   回想那次,我实在没有理由为自己开脱――起因是我爸那天中午和我的四姨父一起到我家附近的酒楼吃饭。这是何其简单而自然的事情!可一直“监视”着爸爸去向的我,为我爸不带我去而气恼。我居然跟踪他们到酒楼门口,“坐实”了父亲的“罪证”,随即回家向祖母告状,要祖母“御驾亲征”。祖母固然不会糊涂至此,却也顺着孙儿指天咒地,甚至言之凿凿地许诺,待这儿子回来定痛打无疑……谁知这都无法平息我的骄蛮。父亲和四姨父吃完了饭,回到家,看到了正在院子里撒泼打滚的我。   估计自从回到故乡,我爸已经忍了我几天了,一直想找个机会践行“棍棒”与“孝子”的古训。他先让四姨父离开,又把蹲在身边哄我劝我的祖母拽回屋里,反锁了屋门。听到祖母在屋里又哭又喊,我还不知道大祸临头。直到我爸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