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曾逼走创始人乔布斯,那是个可怕的错误.doc
我曾逼走创始人乔布斯,那是个可怕的错误
19
82年,我和26岁的乔布斯初次相遇。我们大部分人之前从未听说过硅谷,当时它还是一个杰出工程师聚集的狭小地盘。那段日子里我们每周都会见面,5个月后,在纽约市乔布斯私人公寓屋顶的阳台上,我注视着他说,我不会去苹果,我会继续留在百事可乐,但会以朋友的身份协助他。乔布斯当时穿一身蓝色牛仔裤、黑色的高领毛衣,头发漆黑,眼睛乌亮。他径直走上前来,与我相隔仅几英寸:“你一辈子就只想卖糖水?还是跟我一起去改变世界?”我瞬时喘不过气来,无言以对。一周之后,我就去苹果上班了。
乔布斯是我人生中见过的最富个人魅力的人,我们在一起共事三年,形影不离。他朋友稀少,因为他认定需要把全部精力集中于改变世界。不分清晨深夜,我们每天都混在一起,会一起去爬硅谷头顶的小山。
1984年,我们打造了第一台Macintosh电脑。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那时都才二十多岁,把自己的信仰称作“崇高的事业”。我们在一起合作时从未讨论过赚钱。他俩说彼此有一个共同理念,即提供激活个人思维的工具,让知识工作者能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乔布斯称它们“头脑自行车”。
俩人尽管在事业方向上不谋而合,在战略层面却分道扬镳。比尔?盖茨相信关键在于软件,目标受众针对商务人士,乔布斯却笃信面向创意人才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由他牵头的Macintosh团队由100名平均年龄22岁的年轻人组成。
1980年代的硅谷和今天迥然不同,每一个人都是工程师。当时整个硅谷的重心是如何为技术人才、工程师、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研发新技术。只有乔布斯一人另辟蹊径,认为未来的重点在于如何研发思维工具,可以让非技术人士,特别是创意型人才感受到技术的友善。
乔布斯当年之所以招募我,是因为他知道我的专长是消费者品牌构建和市场营销。硅谷的其他人对这两方面均一无所知,也漠不关心。
1985年,乔布斯创造出了他的下一个愿景―Macintosh Office。这种将电脑联结成网的想法在当时是革命性的。但乔布斯是一个设计天才,并非工程师出身。我和他的共通之处在于我也学过工业设计,同为设计爱好者。但乔布斯不愿接受物理定律,我们过去称之为他的“现实失真领域”。现实却是依据摩尔定律,1985年微处理器的能力无法支撑Macintosh Office的有效运作。世人开始奚落这个设计,称它为毫无用处的“玩具”。乔布斯日渐沮丧,归罪于我,说这都是定价过高导致的错误,希望我降价,把市场营销从Apple II转移到Macintosh上面来。我跟他解释,如此操作会让苹果破产,因为公司的唯一盈利点来源于Apple II。我当时带领着Apple II团队,乔布斯掌舵Macintosh团队。
于是我们找到董事会。他们研究后找来了公司第三个联合创始人Mike Markkula,让他跟工程师和管理层交流后直接向董事会汇报。一周后Mike得出结论,和我的观点一致,如果按照乔布斯的想法,公司会垮台。董事会于是要求乔布斯放弃Macintosh的部门主管职位,几个月后,乔布斯从苹果辞职。他从未被苹果解雇,但这依然是一个可怕的错误。
那时的我尚未了解创始人有多么重要,乔布斯的远见多么振奋人心,即使在最初的时日里,他也总是能看到日后的可能性。 现在当我投资时,我对伟大的想法远不如对一个富有远见、启迪人心、善揽人才的创始人感兴趣。
我是老牌美国企业出身,当时我们对创始人概念一无所知,这些公司多半是家族企业。创始人是与众不同的,应该被给予更大的宽容度和回旋余地,允许试错,因为他们可以做出职业经理人无法企及的壮举。当年的苹果董事会应该做得更好,不是让乔布斯降职,而是致力于如何让我俩默契配合。因为我和他远不止于生意伙伴,我们分享所有的想法和私人秘密,最终关系破裂是令人心碎的情感经历。我并不贪图他的职位,也无志于成为苹果的远见者。现实情况是当时的技术尚未纯熟,无法支撑起乔布斯在1985年的愿景。
学会谦逊是痛楚的历练。乔布斯被迫离开苹果的日子被他称为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他之后创建的NeXT并未成功,产品定价更高,他从乔治?卢卡斯手中买下的Pixar也境遇不佳,资金链几近断裂。但他始终怀有强烈的愿景和正确的技术嗅觉,最终Pixar获得了成功,改变了全球娱乐产业。在很多场合乔布斯都说过,他得到的最好的教训就是这些艰难岁月给予的。十五年后回到苹果的乔布斯已经与之前判若两人。如今存在于大众印象中的苹果CEO已经是一个老得多的男人,明智、成熟、成功。
人们心目中的乔布斯是一个魅力四射的演说家,每每发布新品总是信手拈来、气定神闲。真相却是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他都会反复排演,甚至包括那句轻描淡写的“还有一件事”,每一个词语都是精心设计的。没有人比他更加努力,让旁人看起来毫不费力,也因此没有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