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扬州八怪之黄慎:布衣也雄世.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八怪之黄慎:布衣也雄世.doc

扬州八怪之黄慎:布衣也雄世   黄慎原名黄盛,他的家就住在福建武夷山附近。他父亲年轻时读过几年书,算是略通文墨;母亲曾氏家中环境尚可,所以也能识文断字。一家人和乐融融,倒也幸福美满。等曾氏又生了两女一儿后,日子就愈见局促了。黄父为了养家糊口,出门做起了生意。即便如此,家中也没有闲钱来供黄慎读书。   懂事的黄慎从来没有在母亲面前流露出什么,他常常跑到学堂的窗下,偷听先生讲课,然后用树枝在地上一遍遍练习先生教的字。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细心的曾氏发觉儿子如此好学用功,内心非常喜悦,于是每天一边织布,一边教黄慎识字背诗。如此三五年,黄慎好学刻苦的名声同乡尽知。   转眼黄慎已经是14岁的少年了。这一年,黄父在洞庭暴毙,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年仅29岁的曾氏强忍悲痛处理好了丈夫的身后事,然后无奈地告诉黄慎,读书的事情只能暂时搁置了,以后要帮母亲挑起生活的重担。   为了补贴家用,平时黄慎不仅要种地、摘野果,还养了几只小鸭子。黄慎的弟弟特别喜欢粘着哥哥,每天都和黄慎一起照顾这些小鸭子。小鸭子长得很快,一天天得羽翼丰满,肥壮起来。曾氏看到鸭子长得差不多了,就拿到集市换了些米。弟弟发现鸭子全不见了,立即号啕大哭,怎么劝也劝不住,饭也不肯吃。黄慎忽然想起,自己在湖边放鸭子的时候,总爱拿着树枝在地上画这些鸭子的各种姿态,久而久之就画得有模有样,于是连忙找邻居借了纸笔,仔仔细细地画好记忆中鸭子的模样,贴在弟弟的屋里。弟弟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小鸭子,立刻化悲为喜。(另一种说法是,一次,黄慎母亲生病,想吃鸭肉,没有钱买,黄慎就画了一幅鸭去换卖家的活鸭。)   曾氏惊诧于儿子绘画天赋的同时,立刻就想到了儿子的前途:黄慎如果能成为一名画工,有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一定比种地务农强得多!于是,她四处托人,给黄慎找了宁化县城里专画肖像的张画师。   张画师看黄慎长得高大结实,家中也确实需要一位做粗活的帮手,就收下了黄慎。古时的手艺人都有一个不成文的陋习,就是信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待徒弟大多苛刻,只让做活,却很少传授技艺,张画师也是如此。黄慎在张家的日子并不好过,每天都被安排许多工作,连观摩老师绘画的时间都没有。   日子缓缓,如门前的流水一样,波澜不惊地流淌着。黄慎的心却是焦虑的,他希望能早日学成手艺回家――家中的两个妹妹因为病饿,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是老师总不肯悉心传授技艺,黄慎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能到头……   生性忠厚的黄慎虽然每天都忙忙碌碌地工作,却并没有怨言,只要有一点儿时间,总会反复观看老师的作品,自己暗暗揣摩。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张画师终于被黄慎的朴实勤奋感动,把自己多年的绘画经验倾囊相授。   结业回家的黄慎一边继续看着画谱学习,一边开始了鬻画生涯。那时候没有照相馆,所以肖像画很受欢迎,黄慎虽然是新手,却也能时常接到生意。一家人的温饱总算有了着落。   曾氏是个有远见的女子,她知道儿子聪明好学,如果仅仅做一个画匠,会耽搁天赋,于是她对黄慎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儿子在鬻画的同时能刻苦读书,做一个博学的画家,而不是画工。   因为家贫,黄慎买不起用来彻夜攻读的火烛,只能寄居在家乡附近的一座庙中读书。每到傍晚,黄慎就独自来到佛殿,趁着殿中的长明灯读书。古语云“一人不看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庙中的佛像神态各异,有的相貌狰狞,一人观看会被吓到。而黄慎每晚就在这一灯如豆,四壁神佛的庙中寄居,心地纯正的他不但不畏惧这些神佛,还在读书的空暇仔细端详,找出他们各自的特点,加以临摹,从而在之后创作出大量佛教题材绘画。   寺中高僧学养深厚,看到黄慎如此勤勉忠厚,打心底喜欢他,于是把自己的藏书如《毛诗》《史记》《汉书》等都悉数给黄慎借阅。有了高僧的指点,黄慎的文史修养也提高得很快。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艺,黄慎决定再拜一位老师。他选定的老师是同郡的一位著名人物画家。因为无人引荐,想见到这位名画家并不容易,黄慎在门外苦苦守了几日,才在门外遇到送客的画家。得知黄慎拜见他的诚意后,画家请他到家中叙谈。两人聊得很投机,画家便留黄慎在家中学习,但只是以朋友相待,没有正式收黄慎为弟子。   如此一待就是两年。画艺精进的黄慎人未到家,名气却已经传回了家乡宁化。学成回家后,前来求画的人络绎不绝,家中的日子渐渐好转。这时黄慎已经是26岁的大龄青年,他这才娶妻张氏。婚后,为了一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黄慎决定外出鬻画。   黄慎首选了离家不远的建宁,在这里,他有几位故交的当地文人。在一次聚会上,黄慎画的《老人品梅图》由当地名士题了一句“品原绝世谁同调,骨是平生不可人”,顿时增色许多。黄慎意识到诗书画结合才能使作品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精神境界,于是更加注重读书、写诗。此后,他又多次画过这幅画,每次都会题写上这两句诗。   因为离家乡不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