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徵明:江南才子不好混.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徵明:江南才子不好混.doc

文徵明:江南才子不好混   热衷支艺丢讷名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两岁时还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六岁时仍站不稳,八九岁了还口齿不清。直到十来岁时,文徵明才仿佛突然开窍,口齿伶俐,过目成诵。   弘治元年(1488年),19岁的文徵明考中了长洲县的生员,正式进入苏州官学读书。但他的学习情况并不乐观,年终岁考,他因字写得太差而被老师打入了三等,这让他大受刺激。自此,他给自己定下任务,每天要临写《千字文》多达十本,以万字记。勤奋的文徵明很快就让大家刮目相看,而他的书法也由此进入艺术境界。   弘治九年秋,文徵明参加乡试,结果以失败告终,但文徵明不以为意。三年后,他与好友唐伯虎一同参加应天府秋闱考试,唐伯虎高中解元,而文徵明仍旧名落孙山。这次文徵明无法再淡定了,他十分落寞地写下了一首《客夜》,痛苦地感叹:“功名无据频占梦,风土难便苦忆归。”   得知儿子再次落榜,文父客观地分析了他失利的原因,在于“沉浸于文艺之中,不免影响了举业的成功”。知子莫如父,据友人记载,文徵明并没有把所有心思都放在科举的考试科目上。因为始终不能在功名与文艺上做出明确的取合,致使文徵明从26岁考到了53岁,一生参加了九次科举,也没考来个功名。   远离声色助朋友   文徵明交到的第一个好朋友,就是唐伯虎。与唐伯虎的旷达不羁相比,文徵明为人端正严谨,远离声色,更像一个本分老实的孩子。在当时的风气下,文人雅士们流连于青楼,饮酒赋诗,唱和娱乐都是非常自然的事。但文徵明却天性腼腆,从不涉足风月之所。他娶妻结婚后,更是足不出户。唐伯虎为了帮他开化,想出了一个主意。   一天,唐伯虎邀请文徵明等好友到苏州城外的石湖饮酒。众人登上一只小舟,船家端出早已备好的酒菜,一行人沐浴着湖光山色,高谈阔论起来。酒到半醉时,唐伯虎高声叫道:“自古才子佳人,两不能缺,我特为文兄请下了苏州城里翠花楼的堂客,不知文兄意下如何啊!”众人心领神会,笑了起来。文徵明大吃一惊,急忙站起身说要告辞。唐伯虎一使眼神,那位久经风月场的苏州名伎立刻上前,笑盈盈地扯住了文徵明的衣袖。文徵明更加慌乱,拢起衣襟就要往石湖里跳,好在被一旁的好友一把拉住。见此情景,唐伯虎无奈地唤来一只小船,送文徵明上岸去了。   与唐伯虎时常拿文徵明“开涮”相比,文徵明不仅不以为意,还在其遭遇不幸时不离不弃。   弘治十二年春,唐伯虎赴京参加会试,因被人举报买通考官、科举舞弊,被抓捕入狱。虽最后没找到证据,但唐伯虎还是被罚终生不得参加科考。这件丑闻让唐伯虎深受打击,他准备一走了之,可又放心不下弱小的弟弟,便把弟弟托付给了文徵明。虽然文徵明的日子过得也不富裕,但他立刻应允下来,还多次写信安慰唐伯虎不要气馁。这让唐伯虎十分感动,他在写给文徵明的信中激动地说:“我心惟君知。”   甘愿家贫拒接济   文徵明成家后,因没能混出个功名,也就缺少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以致整个家庭陷入了“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地步。   前来苏杭诸府治水的御史得知文徵明家贫,有意想周济他一下,便把他请到府中,两人畅谈了一番书画艺术。临走时,御史说:“听说你家很贫寒……”不料,文徵明不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说:“我并不贫寒。”拒绝了御史的接济。   弘治十二年,文徵明的父亲在温州任上病逝。按照明代官场惯例,死在任上的官吏,地方会给一些财物做丧葬之用。再加上当地官绅士民所赠的赙银(奠礼的礼金),这些财物多达数千两。这笔钱对于文徵明来说,堪称一笔巨资,不但可以为父亲办理丧事,还可以缓解家里的经济窘况。没想到,对于如此合情合理的收入,文徵明依然选择了谢绝。为此,他专门写了一封答谢书,其中写道:“我的父亲从来没有从公中取过一丝一毫的钱财,今天我若接纳了大家的贡献,会让死去的父亲因为我而在声名上蒙上污点……”文徵明这一举动令温州官民极为吃惊,但同时更为文氏父子的廉洁所感动。   严拒权贵爱百姓   有一年,严嵩以礼部尚书的身份路过苏州,因对文徵明的书画十分仰慕,特地前去拜访。按严嵩的判断,以他的地位,自己先去拜访,文徵明一定不敢不回拜,回拜自然不能空手。于是严嵩令人把船停泊在阊门外,耐心地等了两天,但一直没见到文徵明的身影,只好失望地离开了。   文徵明89岁高龄时,苏州知府突然登门拜访。苏州知府素来对文徵明很是关照,文徵明对他的到来也很高兴,在儿孙的侍候下亲自接待。聊了会儿天,苏州知府说明了来意――原来严嵩要做八十大寿,各地官员都在想着法子给他送礼,他知道严嵩喜欢文徵明的画,便想求一幅。话一说完,本来面容和蔼的文徵明突然变了脸色,说:“我从来不与当朝宰执通信,更谈不到为他们作诗作画了,这件事断难从命,知府请回!”苏州知府碰了一鼻子灰,灰头土脸地走了。   文徵明对待权贵常疾言厉色;对待普通百姓的态度却要和善许多。由于他的画太出名,价格也水涨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