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族群文明的深层延续.doc
族群文明的深层延续
摘要:彝族双语诗人阿库乌雾以他灵动深邃的诗意表现、独特诡奇的诗美创造、执着睿智的诗性探索,塑造了众多的意象。在其汉语诗歌里,传统的意象因为注定要负载深沉的族群文明兴衰的理性思索、民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矛盾与融合的现实性关照,被赋予了更多的、全新的内涵与表征,使之成为特定族群文明的深层延续。文章从自然景观意象、植物意象、动物意象和母性意象等四个方面研究阿库乌雾汉语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及其诗性创造。
关键词:阿库乌雾;汉语诗歌;传统意象;族群文明
新时期以来,以吉狄马加、阿库乌雾、马德清、倮伍拉且等为代表的彝族诗人,开创了彝族诗歌的新纪元,给彝族的诗坛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奠定了彝族诗人在世界诗坛的地位。他们创作的汉语诗歌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重铸而成为彝族文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阿库乌雾,以他灵动深邃的诗意表现、独特诡奇的诗美创造、执着睿智的诗性探索,承载着诗人对生命意志的终极关怀、对族群文明失落与复归的反思与追寻、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矛盾与交融的理性思考,从而成为当代彝族诗坛上颇有影响力的独具个性的彝汉双语诗人。
在《阿库乌雾诗歌选》、《密西西比河的倾诉》、《神巫的祝咒》等汉语诗集、散文诗集中,阿库乌雾塑造了众多的独具特色的意象,其中包括对传统意象的独特创造与全新诠释。阿库乌雾汉语诗歌中传统意象的创造,毋庸置疑地是对中国传统诗学的“意象”理论在新时期彝族诗歌创造中的继承与发展。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范畴,中国传统诗论特别强调“意象”,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里指出,诗的构思在于“神与物游”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②,都是强调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阿库乌雾汉语诗歌的传统意象的创造,正是诗人思想感情之“意”与具体的物“象”的融合,“意”来自于“象”,并要通过“象”得到表现和传达,而“象”则浸透了“意”的情感,是“意”中之“象”,与客观的物象已经有了本质区别。
不同于一般诗歌意象的创造,阿库乌雾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因为注定要负载深沉的族群文明兴衰的理性思索、民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矛盾与融合的现实性关照,所以他赋予了传统意象更多的、全新的内涵与表征,使之成为特定族群文明的深层延续。
一自然景观意象对民族文化的眷恋与忧患
对于四时风物、自然景观与诗歌创作的关系,中西方古代诗学都有较多的论述。19世纪德国著名的诗人歌德把自然分为“身外”的自然和“身内”的自然,他在《诗与真》中指出,诗人的诗歌创作应该“研究身内身外的自然,让自然绝对通行无阻,用热爱的心情摹仿自然,并在这摹仿中跟随自然”③,强调“诗人应以虚静自由的心灵去感受、想象、摹写身外的自然”。中国古代诗论更是强调四时风物、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观对诗歌创作的触动。
阿库乌雾的汉语诗歌创作,秉承了中西方传统诗论对自然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的强调与关照,并契合诗人的民族特性与心灵本真,塑造了众多的自然景观类意象。
如《风祭》:“什么时候起/能吹进寨子里的风/于那片荒林旷世的伤痕处/开始结果/而肉眼以外游弋太多/人造的星子/坟茔起伏 古泉消逝/果子与果子之间的距离/更见真实……披风针泪成林/朽木无翅 塘火井寂 铜铁嘶鸣……那些纷纷遗落的晚霞/略带远古部族 莓汁般的/血色”。诗中,有着“旷世的伤痕”的“荒林”、“起伏”的“坟茔”、“消逝”的“古泉”、“无翅”的“朽木”、寂灭的“塘火”、“纷纷遗落的晚霞”这一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本民族曾经灿烂的古老文明于今的衰微的哀痛与伤感,对本民族古老文明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走出大山、生活于现代都市的阿库乌雾来说,难以释怀的正是彝族古朴文明的失落、故乡彝族同胞至今仍然贫穷落后的生活与命运,民族复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诗人恣意的诗笔中随处可见。
又如《狼烟》:“印第安人遭遇过/太多的杀戮/火石和烟草/是他们的命根子/每当食人兽/和意外的灾难来临/他们就用火石/在山顶燃起狼烟/警示其余的部落/准备逃离/当承受饥饿的时候/他们就点燃烟草/让家神通过烟草/给予他们生存的力量……当美洲大陆/再次狼烟四起的时候/印第安人以施舍为荣的品格/开始被注入/无奈与低能的元素”。在这首诗里,“火石”、“烟草”两个意象被赋予了印第安人“命根子”的意蕴,让印第安人能躲避屡次的灾难、走出困境。然而,当“美洲大陆再次狼烟四起的时候”,“火石”、“烟草”却难以对抗先进的武器与文明,这是印第安人的悲哀,也是与印第安文明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的彝族文明曾经与现在的悲哀。诗人在这里表达对印第安古文明光芒的钦慕与文明失落的悲哀,也正是“通过对印第安古文明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及其历史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