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瘫病诊疗常规
面瘫病诊疗常规 主讲人:岳进 面瘫病诊断 中医诊断:面瘫 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为“口眼斜”。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 面瘫发病有以下特点 面瘫西医分期 面瘫中医分型 风寒袭络证: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袭络证: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风痰阻络证: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发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目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面瘫西医急性期治疗方案 减轻水肿,降低神经压迫。 抗炎、改善循环。 神经保护剂。 内科综合支持治疗、对症治疗。 朱琏针灸治疗方案 针法操作 面部穴位用朱琏的兴奋法二型手法,刺入捻进法进针,进针后进行较短促的浅刺、轻刺,速度较快,刺激强度较强,患者有胀而舒适的感觉,或短时间的麻、触电样感觉。留针5分钟,每2分钟行针1次,迅速抖出法起针。 配合其他疗法 TDP红外线 艾灸:起针后,取面部1-3穴雀啄灸30-50下,每天1次,每周5次。 电针:急性期2-5min/次,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可适当延长15-20min/次。 拔火罐:运用闪罐法,3-4罐/次。 敷贴:选取面部2-4穴进行。 熨烫:运用药物干包进行患侧面部熨烫。 中医护理 鼓励患者自行康复锻炼。 起居有常生活有节,注意保暖,避免紧张劳累,保持良好睡眠,适当参加娱乐活动。 饮食:注意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清淡饮食。 加强情志护理,多关心病人,了解病人的思想状况,因人制宜实施心理护理,解开病人的心中郁结,耐心的向病人解释,尤其强调要心平气和,保持良好心态,只有心平气和才有利于疾病康复。 后遗症期注意 嘱患者坚持针灸,坚持康复锻炼。 要以灸法为主,可用隔姜灸,或直接艾炷灸,以莲子大小,每次5-10壮,每天1-2次。 视患者情况,适当配合刺络放血、梅花针、穴位埋线、穴位注射,并加强中药熨烫。 康复治疗 中医推拿治疗: 依据辩证论治原则,根据面神经缺损程度和状态进行中医按摩循经治疗,可使用不同手法治疗。 康复训练: 进行规范康复训练,主要告诉患者进行自我功能训练,包括额肌训练、面肌训练等。 中药常用方剂 风寒袭络: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炙麻黄6g,熟附子6g,细辛3g,荆芥10g,防风10g,白芷10g,藁本10g,桂枝6g,甘草6g等。 风热袭络:大秦艽汤加减。秦艽15g,当归10g,蝉蜕6g,赤白芍15g,金银花10g,连翘10g,防风10g,板蓝根10g,地龙15g,生地10g,石膏30g 中药常用方剂 风痰阻络:牵正散加减。白附子6g,白芥子5g,僵蚕3g,全蝎3g,防风10g,白芷10g,天麻8g,胆南星5g,陈皮10g等。 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鸡血藤15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6g,地龙15g,全蝎3g,僵蚕3g。 熨烫常用方剂 桂枝30g,虎杖15g,大黄15g,泽兰15g,没药15g,防风15g,鸡血藤15g,生盐250g。适用于风寒证及气虚血瘀证患者,炒热布包外用熨烫。 注意控制温度,适宜温度为60-85℃,以患侧面部皮肤潮红为度,避免烫伤皮肤。 * 西医诊断:周围性面瘫 是颞骨内面神经炎症所致,包括:贝尔氏面瘫Hunt氏综合症、瞬目-下颌综合症、中耳炎、中耳术后、腮腺术后、颞骨骨折、婴儿产道压迫等所致的面瘫 。 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歪斜。 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 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脑CT、MRI检查正常 。 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一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常用药物有: 七叶皂甙钠、胞二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依达拉奉、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地塞米松及强的松等。 主穴:听会、下关、牵正、翳风、风池。 a.额纹消失或变浅:阳白; b.不能闭眼:鱼腰、攒竹、丝竹空、太阳、瞳子髎; c.鼻翼无运动、鼻唇沟变浅:四白、迎香、巨髎; d.口角无运动、鼓腮漏气:颊车、地仓、禾髎、颧髎; e.人中沟歪斜:人中、承浆; f.颈项酸痛:新设、大杼、风门、天柱; g.四肢配穴:合谷、太冲、外关、足三里。 新设位置:风 池穴直下,第 四颈椎旁开约 3.3cm,斜方 肌外侧凹陷处 躯干和四肢穴位用朱琏抑制法二型手法,缓慢捻进法进针,进针后将针逐渐深入并寻找感觉,病人有局部或放散性的酸、胀、麻感觉后给予留针15分钟,期间行针1次,轻捻提出法起针。 南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窗2_《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ppt
-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窗2第1课时_《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ppt
-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气候的影响.ppt
- 青霉素的生产.ppt
- 青蒿素 ttt.ppt
- 青岛版第1课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ppt
- 青海2009年初3语文第5单元第7节课__丑小鸭.ppt
-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15昼夜与生物.ppt
- 青铜骑士武汉企业中心5号推广策略案1258428828.ppt
- 非局部均值滤波.doc
- 微量注射泵试题(附答案).docx
- 湖南省浏阳市部分校2024届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经济学概念引入中学教育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物理性防治污染知识试题(附答案).docx
- 初中地理学习任务设计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重要性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个性化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政治课程辨析式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与评价体系构建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涯教育课程与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校园垃圾分类教育实践中的学生主体性发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环保型保温材料在建筑外墙中的应用与建筑节能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