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针灸治疗学感冒.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解表。取手太阴经、手阳明经、督脉穴为主。 主穴:列缺 合谷 风池 大椎 外关 配穴: 方义: 操作: 临床常用方案一 主穴:大椎(DU14)外关(SJ5) 风池(GB20)合谷(LI4)列缺(LU7) 风寒束表加风门(BL12)肺俞(BL13) 风热犯表加曲池(LI11)尺泽(LU5) 暑湿伤表加中脘(RN12)足三里(ST36) 气虚感冒加气海(RN6)足三里(ST36) 阴虚感冒加太溪(KI3) 主穴:大椎 风池 肺俞 合谷 配穴:头痛加太阳、印堂;痰多加天突、列缺;发热加曲池、耳尖;咽痛加少商;鼻塞加迎香;风寒加风门、外关;风热加尺泽、曲池;暑湿加委中、阴陵泉。 操作:大椎点刺出血拔罐,或灸法;风池、肺俞、合谷用泻法;肺俞可用拔罐或灸法。少商、耳尖点刺出血。余穴常规操作,均用泻法。  主穴:大椎、风府、风池、风门、合谷  配穴:头痛加太阳、印堂;发热加曲池、耳尖;咽痛加少商;鼻塞加迎香。  操作:大椎、风门点刺出血拔罐,或灸法;少商、耳尖点刺出血;余穴均用泻法。  新病针用泻法  少数患者,因病程较久,体质虚弱 此时针刺应采用静以久留的补法,以扶正法邪。 体位:采取端坐位,体弱或怕针者可取侧卧位。 消毒:进针前先于施术部位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然后行针刺操作。 进针:四肢上穴位直刺,选用1-1.5寸针,风池要对准鼻尖进针,选0.5-1寸针 2.其他治疗 (1)拔罐法 选大椎DU14 、身柱 DU12、大杼BL11、肺俞BL13 ,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刺络拔罐法 选大椎DU14 、风门BL12 、身柱DU12 、肺俞BL13 ,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 (3)耳针法 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 (4)皮肤针 对发热汗不出及项背疼痛者,沿背部督脉、膀胱经用皮肤针叩打,之后再拔火罐。 (5)化脓灸 选穴:足三里、悬钟 方法:涂抹蒜汁(或芦荟汁)后,上置艾炷点燃,局部起泡为度。 在流行季节中灸风门(BL12) ,或针足三里(ST36),可预防感冒。 感冒针灸切入点 针灸治疗感冒以初期介入疗效最好,一般在感冒初期有流涕、喷嚏、恶寒等前驱症状,这是正邪交争的初期阶段,针灸可发挥优越的疗效,此时应用灸法、刺络拔罐等方法,可迅速发汗祛风,缓解症状。 针灸能较好地调节体温中枢,因而对感冒的发热有退热作用。由于针灸能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有利于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作用,消除感冒症状。 尤其是拔火罐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火罐的负压,使人体产生淤血,出现自体溶血现象,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增强网织内皮系统功能,走罐的方法更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有利于发汗解表。 但当感冒出现并发症如肺炎、支气管炎等时,要进行针药结合,以防病情进一步加重。另外,针灸预防感冒也是重要的优势,尤其是体虚感冒可长期针刺或艾灸足三里、大椎二穴,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根据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督脉主一身之阳气,阳维为病苦寒热等理论,感冒以宣肺祛风解表为基本治疗原则,临证应审证求因。体虚感冒者应扶正与驱邪同施,夹湿者化湿,夹暑者解暑。 选穴上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督脉、阳维脉相关穴位为主。大椎、曲池、外关、列缺可做为治疗感冒的基本腧穴,其次应根据病因病机,随症加减穴位。咽喉肿痛者加少商点刺出血,或加鱼际毫针泻法。暑湿袭表加中脘、足三里和中健胃,化湿降浊;加支沟可通调三焦气机以利祛暑化湿。目前,一般认为刺络出血有较好的解热作用,灸法具有较好的发汗散寒作用,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症状灵活选择刺灸法。 (一)选穴特点 1.选肺经、大肠经穴 由于古人认为本病为风邪伤及卫表所致,出现发热恶寒等,而“肺主皮毛,”因此,属于肺经病症,肺与大肠相表里,故选肺、大肠二经穴位。如《济生拔粹》载:“治伤寒在表,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无汗,尺寸脉俱浮,宜刺手阳明经合谷二穴,依前法刺之,候遍体汗出即出针,此穴解表发汗大妙。”《针灸大成》载:“伤寒汗不出:风池、鱼际、经渠、尺泽、二间。”“洒淅恶寒,寒栗鼓颌:鱼际。” 2.选督脉、膀胱经穴及阳维脉相关穴 督脉主一身之阳,膀胱经为人之藩篱,阳维为病苦寒热,因此,针灸治疗感冒常选督脉、膀胱经穴以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