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商业银行票据管理的漏洞及防范措施浅析.doc

 商业银行票据管理的漏洞及防范措施浅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业银行票据管理的漏洞及防范措施浅析

商业银行票据管理的漏洞及防范措施浅析 票据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票据业务也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重点发展业务,尤其是在2003年后,中国票据业务市场上出现了异乎寻常的疯狂增长态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3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2.77万亿元,同比增加1.16万亿元,增长72.2%;累计票据贴现和再贴现4.44万亿元,同比增加2.12万亿元,增长91%。2004年累计签发商业汇票3.4万亿元,同比增长22%;累计票据贴现4.5万亿元、再贴现22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和下降79%。到12月末,已签发的未到期商业汇票余额为1.5万亿元,同比增长17%;票据贴现、再贴现余额分别为1万亿元和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下降96%。 2005年必威体育精装版一期的《财经时报》报道,全国一季度的银行票据融资规模新增1,066亿元,工行票据业务创出历史新高,截至5月10日,工行累计买入票据2,009.86亿元,同比增加294.83亿元,增幅17.2%。同时中行的票据业务增加更为惊人。中行公布的数据显示,该行一季度票据融资新增额达到475亿元,同比多增14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58.4%。 二、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中的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利益驱动,违规承兑、贴现票据案 2003年5月15日,重庆某机电公司到某商业银行下属支行申请3亿元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此时该机电公司手中并无正式承兑汇票,但承兑银行、牵涉贸易往来的出票人、背书人等材料齐全,并于贴现前一天在该行所属某支行开立了一般存款账户。某商业银行在扣下手续费之后,将2.98亿元贴现资金划入机电公司存款账户。机电公司凭此申请开出2。97亿元银行本票,背书转让给出票人公司,该公司又将2。97亿元贴现资金转入票据的承兑行作为保证金,最终获得了承兑行开具的正式的银行承兑汇票,票面仍是3亿元。很快地,某商业银行终于拿到了相应的真5亿元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涉及公司是某商业银行新入股的大股东之一某集团的控股子公司,申请贴现的为该集团公司的关联公司。 (二)内外勾结,利用克隆票据诈骗案 犯罪嫌疑人赵某与周某、王某、郭某等互相勾结,由王某等人提供银行承兑汇票资料,周某等人采用克隆技术伪造假汇票,郭某负责银行承兑汇票的核押、微机查询,赵某以兰州中环生物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名义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的方式大肆进行票据诈骗犯罪活动。从1999年10月到2000年11月,先后12次持12张克隆银行承兑汇票总额计2580万元,在兰州某信用社下属的三家信用合作社办理贴现10次,骗取现金人民币2200余万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余万元人民币。 (三)伪造贸易背景,利用假票据进行诈骗案 2002年广东省河源市中级法院公开审理由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挂牌督办的广东省河源市关某、黄某为首的特大票据诈骗犯罪团伙案。从1998年10月到2000年9月该犯罪团伙伪造了面额达4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这些犯罪团伙以河源为据点,与不法商人、邮局及个别银行工作人员等相互串通勾结,共同作案。他们盗用“A银行河源分行”、“B银行河源分行”等单位名义,以河源市A总公司、河源市B贸易公司等名义,伪造交易背景,骗取黑龙江、云南、吉林、山东、福建等省市20多家银行贴现或抵押贷款2,8601万元,造成8084.6万元的经济损失。犯罪分子相当熟悉银行承兑汇票的内部业务流程(如关某原来就是银行工作人员),并认识和收买了河源有关银行的工作人员,当贴现行派人来河源作贴现前的“实地查询”时,他们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在柜台或办公室直接接受贴现行查询人员的查询,在“查复书”上写上“此票由我行开出”字样,并盖上事先已准备好的假印章,造成假象使贴现行查询人认为“汇票”确实是从“银行”开出的。犯罪分子还勾结邮局工作人员,截收贴现银行的查询传真、电报等文件,然后盗用银行名义回电以“确认”,每次作案屡屡得手。 分析:银行、邮局和贴现银行的个别工作人员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明知是违法犯罪行为仍甘当不法分了的“马前卒”并参与犯罪,这是本案中的假银行承兑汇票诈骗大行其道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同时也暴露出受骗银行内部管理上的漏洞。目前银行间的承兑汇票业务实行全国联行制,有资格办理此种业务的银行才能参加《全国银行行名行号本》,并由各银行的总行定期进行发布。河源市有关银行从98年起已不再具备开展银行承兑汇票汇票承兑资格,各贴现受理银行无需派查询人员去河源银行进行查询,就可确认以河源市有关银行名义发出的承兑汇票根本说是非法假票。显然 三、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发展中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一)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环节 当前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贯穿于整个业务的的操作和管理全过程,票据的签发、贴现、

文档评论(0)

oryou66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