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融危机对外汇管工作的借鉴探讨: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
金融危机对外汇管理工作的借鉴探讨: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经验交流
2008-11-28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系统、深刻精辟地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要求,为我们自觉把握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外汇管理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外汇管理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外汇管理部门各级分支机构应着重考虑的大事。在外汇管理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针对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管理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认真组织和实施外汇管理的各项政策,以确保各项外汇管理法规政策落在实处,促进外汇业务发展和秩序稳定,并以此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2007年至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逐步演变为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并转向衰退,面临着深度的周期性下滑。由于国际金融动荡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贸易流量大幅度萎缩,实体经济下滑已成定局。世界经济超预期的深度下滑将使中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出口面临的问题将由2007-2008年度的成本冲击,向2009年的需求冲击转变,这将导致中国出口增速的下降幅度加快,并且有可能大于进口的下滑幅度,贸易顺差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外汇形势存在逆转的风险。金融危机发生后,对外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次贷危机的根源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在美国,相当一部分民众因收入相对较低,无法提供完整收入文件,造成贷款难、贷款整体规模小。此时,美国的次级贷款业务应运而生。随着市场规模扩大,投资者需要高回报的资本市场产品,次贷债券也同时产生,由次按公司按其标准发放次贷,并由其他金融企业购买次按公司的次贷,做成次按债券,进而置于资本市场炒作。在利益诱惑面前,在投资人对高回报债券的需求之下,次贷也形成了相对宽松的贷款标准,放弃了坚守多年的严格的次贷风险管理标准。由于条件单薄,手段简单,于是次按规模迅速扩大。
在美国利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次贷虚假泡沫和负面因素逐渐浮现,最终导致次贷还本付息举步为艰,引起金融危机爆发。危机的发生直接导致美国经济表现疲软,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一方面,全球都出现了投资次级债的损失;一方面,其需求的急剧下降必然将损害其他地区的经济。衍生品金融危机是最高级形式也是最复杂和破坏力最强的金融危机。凡是拿着住房资产证券化资产的投资人、掉期资产的持有人以及住房抵押贷款的担保人及其相互的关联、资金往来机构,包括银行等机构,都面临巨大的亏损和破产,而因此产生的存款挤提、银行信任的消失、相互授信的取消,将使资金断流。因此,危机有可能演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次贷衍生品危机和股市的危机会会呈现循环下跌效应,并进一步传染到其他衍生品金融市场,使大家的信念发生动摇,从而逐步传递到实体经济,而这会使危机向纵深方向发展。衍生品金融危机的最坏可能是导致美元金融体系的崩溃,因此,危机的时间可能比较长。危机持续或金融低迷的持续时间按照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至少是3年,要持续到2010年上半年,这是最乐观的估计,悲观的可能达到5-7年,更长时间是10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后就是10年的低迷,30年代大危机及其恢复也花费了10年。对于危机,目前无限额的注资和大量印刷钞票会延缓危机的蔓延和恶化乃至阻碍危机的发展,但由于过多的流动性投入,会使衍生品金融在未来的危机周期缩短,这预示在未来3年后或许有更大的金融危机。
目前,市场大多将责任归咎于次贷公司,却疏忽了管理层面上的失误。实际上,本轮次贷危机的始作俑者恰恰是美联储和监管机构,正是其对华尔街的投行们疏于管理,而导致了在订单生产模式之下,次按公司开始较少考虑以前的铁的制度,只重视数量的攀升。监管层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四个方面。
(一)过分强调市场调节作用。美联储在这个事件当中是有教训的。2007年2月,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官员表态,关注抵押贷款市场的问题,但又表示这个问题会被市场消化,不会影响到其他金融市场。到了5月,美联储的主席还在一份报告当中指出,次贷对整个住房的影响是有限的,并表示这是市场自我调整,美国经济不会受到影响。
(二)日常业务监管力度不够。美联储在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期间,由于房地产市场景气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背景,导致连续12次降息。在宽松的金融环境下,次贷审批的程序也比较宽松。贷款机构出现了零首付,对收入情况的审查也是非常宽松,贷款人可以在没有任何资金的情况下可以购房。2001年全美只有25%的次按发放给了那些欠完整个人收入文件者和不完整个人收入文件者手中,但至2007年的比例已提高至45%,当时的监管已经出现严重漏洞。
(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