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省道路货运业展现状及对策
陕西省道路货运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货运业快速发展,公路运输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陕西省为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近年来非常注重货运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货运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陕西省道路货运业现状
(一)货运通道基本成网
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陕西省以“一个龙头、两个重点”为依托,加大公路建设力度。截止2010年年底,公路总里程达14.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03公里,一级公路787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1574公里,路网密度从2005年的26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2010年的71.7公里/百平方公里。以西安为中心向外辐射,干支结合、覆盖城乡的米字型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道路四通八达,尤其是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度提高,比重明显增加。目前,陕西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骨架网为主的快速货运通道、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的便捷货运通道、以城市道路和农村公路为主的配送货运通道。公路网的不断延伸加密为提高道路货运的通达度和覆盖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多层级路网的全面建设,为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站场建设稳步推进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陕西省在沟通东、西部交流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突出,成为西部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截止2010年底,全省共建成货运站场21个,比“十五”末增加了5个。“十一五”期间,道路货运站场在数量和等级上都有所提高,且设施功能由简单的停车、住宿正逐步向综合运输服务功能方面拓展,这就为货物集散、联网运营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对保持良好的运输市场秩序和较高的运输效率有促进作用。
(三)经营主体结构不断改善
从货物运输企业构成来看,2005年年底,陕西省运输经营户为14.9万 户,个体运输户所占比重96%。到“十一五”末,经营业户数已优化调整为13.7万户,其中10辆以下的企业数11998个,个体运输户123746户,拥有50辆以上的货运企业数为575个。个体运输经营业户比重占90%,虽然仍是道路运输业的主要构成部分,但相比2005年比例有所降低,市场主体结构不断改善,集中度有所提高,规模化企业不断涌现。
(四)运力结构日趋合理
“十一五”期间,货运车辆发展快速,截止到2010年底,全省公路载货车辆数为25.7万辆,比“十五”末增加了73%。按照经营范围分,普通载货汽车246937辆,专用载货车辆10595辆。按照车型结构分,厢式车41509辆,集装箱运输车辆61辆,罐车8095辆,其他机动车207867辆。厢式车和罐车相比“十一五”初分别增长了79.6%和53.8%,使用数量显著提高。车型正逐步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调整,重型车辆得到快速发展,运力结构不断优化,车辆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五)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随着道路货物运输设施的不断完善,载货汽车的数量逐年攀升,道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都稳步增加。2010年,全省道路运输完成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为77123百万吨和1196百万吨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130.3%和475.4%,占综合运输总量的78.9%和38%。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和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为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信息化发展明显加快
“十一五”期间,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也稳步推进。建成了涵盖省级运管局、西安、宝鸡运管处及下辖的25个区县运管站所的陕西省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实现了省级与交通运输部的行业专网联接。建成了省一级监控中心和市二级监控中心,为122家运输企业建立了三级gps管理中心,实现三级并网。全省3.06万辆客货运输车辆安装gps车载终端,且营运货车安装率达到3.9%,可以实时监控车辆运行动态,有效提升了车辆安全保障系数和运营效益效率。道路运输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车辆调度系统等已在物流服务企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提高道路货运业的服务质量和运输效率提供了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场站功能配置和布局不合理
陕西省大部分货运站场建设时间较早,布局不合理,缺乏对网络化运输服务需求的前瞻性考虑。货运站场集中在西安和宝鸡两个城市,没有很好的与周边集疏运网络相衔接,造成站场远离货源、货运服务供给与市场需求在空间上不匹配,致使货运站场承接货物吞吐量很少,站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同时,多数站场规模小,设施能力有限,仅仅提供停车、住宿等简单服务。而且对于运输市场所需要的货运交易信息只是通过电话或者传真来完成,很少使用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信息化水平低使得本身数量不足的货运站场无法形成有效的网路,未能有效发挥其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和控制中心作用,从根本上无法满足网络化运输对货运配载市场规模化、集约化的需求。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