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记者评介-本多胜一开题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多胜一 日本首位敢于揭露侵华日军真相的记者 生平简介 本多 勝一(ほんだ かついち)1932年3月28日出生于日本长野县 1954年毕业于千叶大学药学部,随后考入京都大学农林学部 1958年考入朝日新闻社,后来在此度过了其三十余年的记者生涯 1968年担任朝日新闻社编委 1969年因报告文学《战场的村庄》获得当年的波恩国际记者奖 1971年来到中国进行实地采访,在《朝日新闻》《朝日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相关报道,这些稿件后来被结集出版为《中国之行》 针对日本右翼“南京大屠杀是子虚乌有”的无耻谰言,本多又于1983、1984、1987年三次来到中国实地采访,通过《屠杀与报道》《被审判的南京大屠杀》《去往南京之路》等文章和著作,有力的反击了日本右翼势力 1991年12月,退休离开朝日新闻社 1993年与筑紫哲也等人一起创办了新型杂志《周刊星期五》 1995年3月再次赴中国辽宁采访日军当年的侵华罪行 2007年作为嘉宾到南京参加了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部分著作 本多胜一的采访经验 本多胜一的作品特色 本多胜一的新闻理念 从底层进行采访 与对象建立关系的体验式采访 现场观察的目击方法 善于进行谈话式的访问 彻底的事实主义者 独立的精神与科学的态度 中立客观的报道立场 强烈的斗争性和不妥协性 报告文学式的写作 文风质朴,笔调冷峻 以民为本,为民代言 为何选择了记者工作 那种早九点上班晚五点下班的不自由的职员生活,我从一开始就不可能适应,记者工作看去没有这种束缚,并且可以到广阔的外部世界去活动;虽然对社会并不那么关心,但起码喜欢写,等等,大体是这样一些动机使我选择了记者这个工作。 由于家庭的双亲的原因,不可能长期留在大学,必须就职,这是直接的动机。问题是为什么不当公务员、不到商社,不去银行,而偏要选择报社?我并非对世相、对社会形势有什么特别的兴趣,也并不向往当一个事件记者或政治记者。 我选择记者工作的原因,第一是必须就职,第二是不想遵从父命开药房,第三是怕束缚,就是这样,是一种十分消极,并且是偶然的因素,促使我走上了记者这条路。 先后学过药学、农林生物学的本多勝一,具有科学工作者的严谨作风和求实精神。可以说,他既是战士型的记者,又是学者型的记者,他将两者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这对他的采访方法、新闻作品的写作方法,都有着明显的影响。他的“彻底的事实主义”,他在现场进行观察的方法,他文章风格的质朴无华、无法驳倒的逻辑力量,都与科学态度有密切关系。 1963年5-6月 赴加拿大北极圈采访爱斯基摩 1964年1-3月 赴新几内亚 西伊里安中央高地采访原始农耕民族 1965年6-7月 赴阿拉伯半岛内陆采访游牧民 1966年12月至1967年10月 在越南采访 1969年5-11月 赴美国采访黑人问题 1971年6-7月 赴中国采访 ……     本多勝一总是深入到事件现场的关键处,用眼睛观察、分析、判断、搜集活的材料,用来说明真相。不直接抒情,也不直接议论,他严格运用客观笔法,用朴朴实实的语言,淋漓尽致的描述事实。 战士、学者型记者的统一 本多勝一是第一个站出来,从中国人的角度,全面采访、全面揭露日军侵华罪行的日本记者。 1971年6月13日至7月20日,在将近40天的时间里,他来到中国,从南到北,采访了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其中包括:旧“住友工厂”(沈阳)、“矫正院”(沈阳)、人体细菌试验与活人解剖(沈阳)、抚顺万人坑、平顶山惨案、防疫惨杀事件(抚顺)、鞍山等“旧久保田铸造”、万人坑(大石桥)、芦沟桥事变、向日本强制运送劳工、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等等。从1971年8月末到12月,分40回在《朝日新闻》和朝日杂志上连载,后出单行本《中国之旅》。 1987年9月22日上午10时,本多勝一出庭,作为原告家永三郎教授一方的证人,在东京地方法院的教科书审判法庭上,堂堂地出示了自己所掌握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调查材料,陈述了报道南京大屠杀的目的、意义、以及采访南京大屠杀的方法,在法庭上对被告——政府一方进行了间接地批判。 对于侵华日军的报道 国际范围: 1969年3月,因为其报道越南战争的报告文学,后成书的《战场的村庄》获得一年一度、一次只授与一人的波恩国际记者奖 真正的意义上无数次越过死亡的封锁线,向“社会压迫、国际纷争的黑暗部分、历史欺骗部分”挑战,写出了一部又一部引起轰动的新闻作品。正因为如此,他也被称为“世界性的新闻记者”、“新闻界的英雄”。 日本国内: “有不少青年人是以本多勝一为榜样进入新闻界的,他们立志要作本多式的记者。” 到1992年为止,已经出版的作品集达101部,其中包括本多勝一新闻作品系列20部,言论系列(《贫困的精神》)30部。退休后,朝日新闻社正在陆续出版30卷的本多勝一全集。仅一部《中国之旅》在日本累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