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汉书曰:“桓灵之世更相滥举,人为之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亷,父别居。寒清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晋书·刘毅传》) 科举制的建立 隋唐科举制的发展 对当时教育的影响,重视学校的建设,建立起层次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 对书法的影响,唐代科举重视书法,书法不济照样名落孙山,促使唐代书法名家辈出。如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 对邻国产生的影响,唐代设计专门录取域外人士的“宾贡进士制度”,这些中举人士,或在华为官或回国服务,对促进唐朝与邻国的关系,以及提升这些国家的文化教育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知识延伸:隋唐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虽然科举制度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那在科举废除后的中国社会中还有科举制度的影子吗? * *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鄞州区邱隘实验中学 邬益斌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建立定期察举制度,要求诸侯,郡守都要挑选自己领地中的贤能之士,向朝廷进贡,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文帝曹丕深感察举制弊端,于是采用礼部尚书陈群建议,实施“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法。就是在中央在各州各郡设立“中正”官,负责查访、评定本地的士人,然后按照他们的声望和才志划分为九品,即: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根据品级,向吏部推举做官的人选。 ------《中国古代科举》 思考:科举制出现以前是通过何种方式选拔人才 ? 两汉: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士族垄断 ,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 举荐权在官僚和权贵的手中,贿赂盛行。 公元587年,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德)和“清平干济”(才)两科,以选拔人才。 公元605年,隋炀帝又在众多科目中设“进士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唐太宗设置明经、进士等50多种学科。随着发展,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时,平均每科进士仅4.4名,唐太宗贞观年间平均每科为10.25名。 武则天在位期间,大力提倡科举,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科举制度中的殿试由此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武则天还曾命令吏部把复试者的名字糊掉而进行暗考,开了 “糊名”的先河。 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进士科也成为唐朝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唐太宗: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增加录取人数 武则天:创殿试、武举、糊名制 唐玄宗:增考诗赋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学习工作单中的材料,说说科举制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隋唐科举制的影响 材料二:白居易在考试前曾拿着自己的诗文去求见著名诗人、著作郎顾况。顾况拿起白居易的行卷,卷首是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顾况十分欣赏,不禁脱口称赞顾况便为白居易广为宣传,白居易很快就名满京城。为白居易后来考中进士,名列前茅起着重要作用。 材料一:唐代科举考试录取总数有近3万人之多,其中进士科最为重要,新、旧《唐书》有传的官员共1383人,其中进士有469人,占总数的40%,唐后期697名官员中进士出身者达344人,占总数的49%。武则天时期科举出身的宰相已经上升到50%。 ------《教育与科举》 材料三:唐武德七年(624年),李渊下诏设立州县学校,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在西京(今长安)设立国子监,开设并扩充国学;鼓励地方政府和私人开设学校。国子监下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在贞观后期仅仅国学院学生就超过了8000人。 ------《中国教育史》 材料四:宪宗元和三年(808年),三十一岁的柳公权进士及第,当年宏词登科。这是应柳宗元之邀而书写的碑《重复大云寺记》 材料五:唐代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