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章-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

第五章 高等学校课程 曾茂林教授、教育学原理博士,教育管理学会理事、教育策划学会学术委员、教育基本理论委员会委员。承担高校教学工作12年,曾任教育学系主任——即教研组长,了解一些课程设置及其改革的实际问题。 zmlgx@126.com 专题四: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一) 第一节 高校课程理论 一、高校课程概念(考点) (一)高校课程的概念 课程不仅包括学科,还包括其他方面;它也不只是教学内容,还有对教学内容(具体体现为教材)的安排、进程、时限等,课程不应只局限于学科知识体系,还应包括情感、意志、技能体系。 1.高校课程的概念 我国理论界对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课程即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狭义的课程即一门具体的科目。 同样,高校课程也有广义和狭义的解释。广义课程即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安排的所有活动。狭义的课程即一门具体教学科目。 (1)课程概念的发展 课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在西方,从词源看,英语课程一词,其根源源于拉丁语的动词currere,意为跑道,转义为学习路线,再发展为有组织的知识体系。 最早采用英文课程一词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赛所指的是教学科目之义。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一书出版,人们对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逐步摆脱了课程即为教学科目的狭隘范畴,课程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较为有影响的二种课程定义 一是把课程理解为学习方案。把教学计划理解作为课程的总方案,把教学大纲作为具体学科的规划,把教科书作为具体知识材料的叙述。这是前苏联与中国较为普遍的对课程的理解。君子动口不动手——死读书。 二是把课程理解为有计划的学习经验。这是西方最为流行与最有影响的课程定义,认为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所以,他们注重实践和经历,注重与社会的联系。干活、实验,动手实践。 (3)当代课程理论对课程的认识 课程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知识、丰富体验。课程不仅是一种过程、一种结果,还是一种意识。(生成性、博弈性) 现代课程意识就是要树立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我们现在进行的是封闭、专制、人为的课程) 对于广大教师来说,确立课程是学习经验的观念更具有现实意义。许多高校教师往往凭工作经验认为,课程就是自己所上的那门科目。因此,课程设计就是计划自己上课的教学内容,备课就是写教案,课程设置就是安排一门门具体科目。这其实是把课程的意义狭窄化了,仅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或者理解为知识体系。这种课程观深刻地影响了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使课程的意义与功能缩小,没有正确理解课程的含义。 古德莱德的五种课程 1、理想的课程——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应该开设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即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和教材等。 3、领悟的课程——即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 (师定课程) 4、实行的课程——指在课堂上实际展开的课程。 5、经验的课程——指学生实际体会到的课程。 MOOC 浪潮下的高校课程联盟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平台 (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 ) 正在对高等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国外三大 MOOC 平台的区别和国内高校课程联盟的发展,以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为例,论述了 MOOC 推动教学资源共享+ 翻转课堂推动教学改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刘会超.MOOC与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 MOOC与应用型大学课程结合的方式 1)单独 MOOC 方式。 2)以应用型大学课程为主结合 MOOC 方式。 3)以 MOOC 讲授为主结合大学实践课方式。 (二)高校课程的特点 (1)高校课程具有明显的专业性。 (2)高校课程的内容具有前沿性。 (3)高校课程更注重科学方法论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 高校课程的教学中往往渗透了教师的科研历程和思维方式,这样,能使学生明了本课程的科学方法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制约课程的三S因素 (三)高校课程的类型(考点) 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从课程的组织方式看,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经验课程);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看,可以把课程分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按课程管理的层次划分,可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课程修

文档评论(0)

kji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