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绿春县城区第三期滑坡治理工程第四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doc

 绿春县城区第三期滑坡治理工程第四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绿春县城区第三期滑坡治理工程第四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

绿春县城区第三期滑坡治理工程第四合同段(绿春县城岔弄上寨片区)投标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 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 2009年9月14日 一、前 言 1.1编制说明 在认真学习、领会绿春县城岔弄片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程设计及招标文件的基础上,为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我院组织了年富力强的技术人员为骨干的项目部。项目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院的施工实力、特长、技术、机具配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其目的在于指导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单位。 1.2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 3、《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2003 4、《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6、《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7、《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94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9、《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 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T121-99 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33-86 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6、《建筑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242-2002 1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2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 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G/55-96 2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24、《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25、《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34-30 26、《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 2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28、《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2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30、《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31、其他相关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规程。 32、绿春县岔弄片区滑坡综合治理工程施工设计图 33、绿春县岔弄片区滑坡体的实际状况 二、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绿春县岔弄片区地处绿春县县城区最西部,距绿春县城约3km,居住人口主要为哈尼族,晋思国防公路沿斜坡下部通过,居民建筑沿斜坡顶分布。 近年来,随着一个又一个雨季的冲刷,岔弄上寨片区冲沟破坏不断加大,加之人为活动不断增强,居民排水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开展,使得本就脆弱的地质条件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一旦形成滑坡,首先将造成绿春县城通往外界的交通条件中断,其次是数十户居民近百间房屋将遭受危害,将对绿春县城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危害,急需进行处治。 2.2 滑坡概况 绿春县岔弄上寨片区位于绿春县城所处山脊分水岭山体北部斜坡地带,地表岩石风华强烈,人类工程活动较为频繁。 H2滑坡所在斜坡总体向规洞河倾斜,自然坡度20~35°,坡体物质组成以第四系残坡积层含砾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为主,属散体结构土体,中下部以强风化岩、泥岩为主。滑坡平面形态呈半圆状,滑坡面积3286.80m2,滑动方向284°。 H3滑坡所在斜坡总体也向规洞河倾斜,自然坡度25~35°,坡体物质组成以第四系残坡积层含砾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为主,属散体结构土体,中下部以强风化岩为主。滑坡平面形态呈椭圆状,滑坡面积4200m2,滑动方向284°。 2.3 治理工程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及可研报告资料,结合工程治理设计原则,充分考虑防治工程的可行性,并考虑各种不利因素,治理措施为: 1、抗滑桩板墙工程:采用抗滑桩板墙工程进行治理,并在板后回填土反压浅层坍滑体。抗滑桩板墙工程重点布置于H2号滑坡下部。 2、锚索框架梁工程:为稳固坡体,在H2号滑坡后缘外布设锚索框架梁固坡,H3号滑坡布设锚索框架梁于滑坡中下部固坡。 3、排水工程:坡面排水采用截水沟、排水沟等沟型。 4、其它工程:抗滑桩板墙墙背回填土和排水沟消能池。 2.4 主要工程量 在6-6′断面布置1排抗滑桩,桩长15m,

文档评论(0)

kji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