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6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增分突破复习课件14(高频文言虚词核心突破).ppt

2016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增分突破复习课件14(高频文言虚词核心突破).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增分突破复习课件14(高频文言虚词核心突破).ppt

5.表对比连词。 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6.表转折连词。 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7.表已然连词。 如: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8.表假设连词。 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本ppt来自:千教网() 【教材链接】 一、解释下列句中的“则”字的意思。 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则》)(      )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 (      )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 (      ) 4.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      )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 自我校对 1.就。2.原因是。3.却。4.那么。5.却。 本ppt来自:千教网() 二、解释下列成语中“则”字的意义。 1.不进则退(      ) 2.以身作则(      ) 3.有本有则(      ) 4.有典有则(      ) 5.一则一,二则二(      ) 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自我校对 1.就。2.准则,榜样。3.规律。4.准则。5.就是。6.就。 本ppt来自:千教网() 乎(2次,出现率15%) 【用法例释】 1.语气词 (1)表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如:汝识之乎? (2)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如:有甚是者乎。 (3)表示揣测。相当于“吧”“呢”。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4)表示停顿。如:众言同,于是乎书。 2.介词。相当于“于”。 如: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本ppt来自:千教网() 【教材链接】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乎”字的含义。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世家》)(      )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      ) 4.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 5.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 自我校对 1.表疑问。相当于“吗”。2.表示揣测。相当于“吧”“呢”。3.介词。相当于“于”。4.相当于“于”。5.表疑问。相当于“吗”。 本ppt来自:千教网() 二、解释下列成语中“乎”字的意义。 1.不亦乐乎(      ) 2.情见乎辞(      ) 3.异乎寻常(      ) 4.者也之乎(      ) 自我校对 1.文言中用作表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2.于。3.于。4.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 本ppt来自:千教网() 且(1次,出现率11%) 【用法例释】 1.qiě (1)副词,尚且。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副词,暂且,姑且。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3)副词,将近,将要。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4)连词,表并列关系,“又”。如:河水清且涟猗。 “又……,又……。”如: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本ppt来自:千教网() 2.Cú 往、到。如:士曰既(已)且。(《诗经》) (5)连词,表递进关系。 “而且。”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况且。”如: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6)连词,表选择关系。抑或,还是。 如:王以天下且尊秦乎?且尊齐乎? (7)助词,发语词。 如: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本ppt来自:千教网() 【教材链接】 解释下列句子中“且”字的含义。 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前赤壁赋》)(      )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 5.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 6.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      ) 7.且夫我常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秋水》) (      ) 自我校对 1.表示并列“又”。2.将要。3.助词,发语词。4.副词,表转折。5.将要,将近。6.并且。7.而且。 本ppt来自:千教网() 第二节 高频文言虚词核心突破 本ppt来自:千教网() 以(10次,出现率100%) 【用法例释】 1.介词 (1)表原因。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在”。如: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3)依据、凭借、按照。如: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余船以次俱进。 (4)把、用、拿。如:a. 以为轮,其曲中规。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本ppt来自:千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