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增分突破复习课件7(准确概括传主形象,深入分析传主的人格魅力和品质特征).ppt
一、解答分析传主形象、个性品质题的思路 1.做好信息筛选工作,保证列“点”全面,“点”“面”一致 筛选是概括、分析的基础。先把传主的言、行筛选出来,再概括分析;筛选的全面性决定了概括分析的全面性。传记中对能表现传主人格、品质的信息筛选,固然要立足于传主的言行及其他侧面表现材料,但也要立足于“事”,筛选出具体事件,事件是事实,而不仅仅把传主的言行单一地提取出来。 本ppt来自:千教网() 2.概括传主精神品质,要善于因事见理,化事为理,具有一定的理性认知能力 因为无论是传记还是其他实用类文本,其一大特点就是立足于事实,事情的叙述在文本中占有很大的篇幅。要善于透过事实,用理性的认知加以分析,概括出传主的人格、品质特点,因事见理、化事为理的能力在这类题型中特别重要。另外,要注意,在概括传主的形象特点、个性品质时,不大像文学类文本那样重在把握人物的性格,而是重在传主的人格魅力、精神品质。 本ppt来自:千教网() 3.会用“上位概念”来概括,就会使“面”不“大”也不“窄” 把筛选出来的信息加以删、减、截、留、换,还只是叫“整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概括。概括要求把有关内容提升到它们的上一层次的概念,即上位概念之中。 这个“上位概念”哪里找?有时文段内自有这种概念,摘取出来当然好,更多的时候要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这时特别需要整体把握,高瞻远瞩,不纠缠于细枝末节;还要注意多个内容的相同点、相异点,这一“同”一“异”往往就是“上位概念”。 本ppt来自:千教网() 【即时小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马寅初:风雨人生一百年 马寅初十几岁时,维新之风吹到家乡。他受维新思潮的影响,渴望外出读书。1901年秋,马寅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系。1906年秋,他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矿冶系学习,后改学经济学专业。之后又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当时,留美的中国学生获取学位的“窍门”是写论文时选择导师不熟悉的有关中国问题,马寅初在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论文时,却把“纽约市财政”作为题目。他对纽约进行了翔实的调查后,高质量地完成了论文,此文还被哥伦比亚大学选为教材。 本ppt来自:千教网() 马寅初回国后,应邀到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30年代前期,他又担任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为了显示“礼贤下士”,蒋介石请马寅初担任立法院的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实际上就是南京政府的最高经济顾问,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 面对千疮百孔的民族经济,马寅初一直在寻求救国良策。抗战初期,马寅初满怀救国激情在重庆参与整顿经济。然而,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买办资本借抗战名义聚民财入私囊。马寅初见此怒不可遏,在立法院提出向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的议案。此论一出,各界轰动。他还在演讲中直斥蒋介石:“有人说委员长领导抗战,可以说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但是照我看,只能说是‘家族英雄’。因为他包庇他的家族亲戚,危害国家民族啊!”马寅初切身感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认识到自己的强国理想不可能在这样黑暗的政权下实现。 本ppt来自:千教网() 面对民族的灾难,马寅初开始关注共产党。1939年,他同周恩来、王若飞会面,他们对抗战形势和中国前途的介绍,让他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与周恩来的一席谈话,改变了马寅初的人生轨迹。后来,他回忆说,在1939年以前,我是不与共产党一起的,“自那年起直到现在,无时无刻不与共产党在一起”。 马寅初的言行,使蒋介石恼怒万分。1940年12月,马寅初被强令“外出考察”,实际上是先后被送往贵州息烽和江西上饶的集中营关押。马寅初被捕引起了各界愤慨,共产党人也组织力量进行营救。1944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大溃败。在各界的一片指责之声中,蒋介石被迫恢复马寅初的自由。 本ppt来自:千教网() 新中国成立后,年近古稀的马寅初焕发了青春。1951年,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一上任就马上倡导北大教师开展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对中国建设的长远规划,他也进行了深入思考。1953年,新中国首次人口普查发现全国已有6亿人,增长率又达每年2.2%。马寅初忧心忡忡地认为这将会“影响工业化”,应当实行计划生育。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写成提案。1957年,他把提案提交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后来,这篇提案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就是著名的《新人口论》。 本ppt来自:千教网() 对于控制人口的主张,周恩来曾表示赞成。毛泽东开始也认为有可取之处。然而翌年,国内开始搞“大跃进”,人多是大好事等错误观念一度泛滥。在康生、陈伯达的煽动下,从1958年到1959年,全国各大报刊掀起了批判马寅初的风潮,《新人口论》被说成是“马尔萨斯主义在中国的翻版”。好心的人劝他公开认个错,但马寅初坚定地说,为了坚持真理,“不怕油锅炸,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文革”期间,周恩来起草的保护名单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6.1.2二次根式教案.ppt
- 2006年中考语文复习指导ppt课件.ppt
-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的实际运用ppt课件.ppt
- 2012年江苏高考说明解读:2012年高考语文写作复习.ppt
- 2013届高考语音复习ppt课件-(语文版语文).ppt
- 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专题11_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课件.ppt
- 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专题22_散文阅读课件.ppt
- 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专题24_传记阅读课件.ppt
- 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专题27_科普文阅读课件.ppt
- 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课件:专题33_考场快速作文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