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病理学作业
临床病理学作业一、心血管系统疾病(一)名词解释: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异常增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中断致心肌持续缺血而导致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风湿小体: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共同构成了特征性肉芽肿即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Aschoff body),它可小到由数个细胞组成大到近1cm,以致眼观可见。绒毛心:在心包的纤维素性炎时(纤维素蛋白渗出),浆膜心包渗出的纤维/doc/5700512.html蛋白原在心脏表面形成/doc/6274395.html无数绒毛状纤维/doc/5700512.html蛋白,因心脏的不停搏动和牵拉摩擦,形成很多绒毛状结构,故称“绒毛心”。(二)问答题:1、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的继发性改变。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血管腔狭窄列举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室壁瘤、附壁血栓形成、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包炎、心律失常试述高血压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原因及临床表现。好发于基底核、内囊;病变细小动脉管壁变脆,脑内微小动脉瘤形成,豆纹动脉自大脑中动脉直角分出;脑 软 化:脑组织缺血、梗死、液化、筛网状,软化灶多而小,称微梗死灶,病灶坏死组织被吸收,胶质瘢痕修复;高血压脑病:细小动脉广泛而剧烈的痉挛致血压骤 升,cap通透性升高,导致急性脑水肿,颅内压升高,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症候群:头痛、呕吐、视物模糊、抽搐、昏迷;视网膜病变。列表比较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区别。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程短长细菌毒力强弱原瓣膜多正常已有病变赘生物较大、松软 (蚕豆大)干燥、松脆 (花生米大)细菌多、瓣膜坏死重细菌少、少量或无坏死栓塞多发性栓塞性小脓肿非感染性梗死细菌入血脓毒败血症败血症结局瓣膜破坏、可多穿孔多愈合5、列表比较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风湿性心内膜炎的区别。 风 心 亚 心病 因 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炎症多由草绿色链球菌直接感染引起好发部位 二尖瓣、主动脉瓣位于瓣膜闭锁缘二尖瓣、主动脉瓣 位于瓣膜迎血流面赘生物 特 点灰白、细小、光滑、串珠状、粘附牢固、易机化、不易脱落;由血小板、纤维素构成 灰黄、粗大、松脆、 不规则易脱落栓塞;由血小板、纤维素、 细菌、坏死组织、炎细胞构成结 局 反复发作导致慢性心瓣膜病 愈复后导致心瓣膜病,常合并血栓栓塞梗死二、泌尿系统疾病(一)名词解释:蚤咬肾: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堆积,与纤维素、单核细胞混合,附着于球囊壁层,在毛细血管球外侧形成新月形或环状结构。新月体: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组织学特征。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还可有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以上成分附着于球囊壁层,在毛细血管球外侧呈新月状或环状结构分布。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双肾体积变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界限不清。肾盂周围的脂肪增多,因此慢性肾炎的大体病变就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二)问答题:1、何谓急性肾炎综合征?试以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解释其症状。 1)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常表现为肉眼血尿、轻至中度蛋白尿,常有水肿和高血压。严重者出现氮质血症、引起肾炎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主要是急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以毛细血管丛的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为主,所以又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多数肾小球囊内新月体形成,新月体或环状体的形成使肾小球球囊腔变窄或闭塞并压迫毛细血管丛。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玻璃样变性。部分肾小管上皮萎缩或消失。肾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后期纤维化。肉眼观:双肾体积对称性增大,被膜紧张,表面光滑,充血呈红色称“大红肾”,有时见到粟粒状出血点,状似蚤咬称“蚤咬肾”。LM:细胞性新月体→细胞-纤维性→纤维性新月体。EM:新月体形成,GBM缺损断裂明显,II型者见电子致密沉积物。免疫荧光学检查:I型-连续线性荧光; II型-不连续颗粒状荧;III型-阴性。简述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的不同特点。急性弥漫性增生性GN急进性GN 别名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GN毛细血管外增生性、新月体性GN 好发人群 儿童 成人 临床表现 急性肾炎综合征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预后 较好 差 发病机制 免疫复合物 抗基膜抗体性、免疫复合物性 或免疫反应缺乏性 大体 大红肾、蚤咬肾 双肾体积增大、色苍白 光镜 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增生 壁层上皮细胞增生、新月体 炎细胞浸润 或环状体形成 电镜 上皮下驼峰状沉积物 基膜缺损、断裂;仅II型有沉积物免疫荧光 颗粒状荧光 线性荧光或颗粒荧光或无3、试从病因、病变性质及病理变化特点等方面比较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盂肾炎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