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高三第一轮复习
专题六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重点知识】
考点一 新中国的
1.诞生条件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新政协召开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为新中国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的准备。
准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通过了《中国人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组织法》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确定首都、国旗国歌。
诞生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年10月1日召开,领导人宣布就职,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意义
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国走上了、统一的道路,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意义: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障。
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毛泽东任国家主席,朱德任副主席,刘少奇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①标志: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②作用: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正式确立
①标志:195年一届人大的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但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②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③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④基本任务: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通过政协这个组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协商议政。
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建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过程
①标志:1949年
②成为国策:1954年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③概况:建立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最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制度。
它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有中
考点三 “文革老干部、知名学者被抄家、揪斗,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随着“全面夺权”的展开,公、法等司法部门纷纷陷入瘫痪,无法正常工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均遭到了破坏;党的组织、规章制度遭到了破坏,党内民主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从中央到地方,造反派打、砸、抢、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没有保障;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1998年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3)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新时期法制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具体措施平反冤假错案,这是恢复和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
(2)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79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全国人大又先后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至2000年,全国已制定了三百八十多件法律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八百多件行政法规、八千多件地方性法规。法制建设成果: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5)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1)规范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的行为。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合理使用手机主题班会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 试卷3试卷答案4《运营管理(新形态版) 》_刘蕾曹俊玲.docx VIP
- 数学新课标2022版学习重要知识点考点总结 数学新课标必威体育精装版版重点知识复习总结.docx
-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司马迁《史记》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2024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银行管理》真题汇编试卷(文末含答案解精品.pdf VIP
- 乡镇宣传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2024年疾控大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答案.docx VIP
- 车间冬季安全培训.pdf VIP
- 长阳路排水管道修复监理细则.pdf
- 你是这样的人降B正谱子五线谱乐谱曲谱歌谱高清.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