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济南长清黄崖山寨.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你不知道的济南长清黄崖山寨

黄崖山寨一 ———黄崖山与张积中 黄崖山,张积中,太谷学派,何以成为满清政府眼中的敌寇乱党?黄崖教案,一次屠杀,百年前浮沉往事,勾勒出一个帝国即将消亡的征兆。张积中——这家学派的领袖,到底是想建立“诗书耕读”不问世事的“桃源胜地”;还是想聚众惑乱,图谋一地一省,包藏不可告人的祸心?究竟是怎样的学术魅力,能吸引众多官僚士卒,贩夫走卒,三教九流纷纷汇聚?又是怎样的势力引起了朝廷的震动,一省督抚,亲自调兵围剿?这件错综复杂的惨案,又是怎样在40年后,被人反复提起,要求翻案?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的桃花山影射何人?百年世事浮沉,孰是孰非,众说纷纭,笔者带您去看看这座山,探寻百年前那震惊朝野的“黄崖教案”。 长清境内山脉连绵,灵岩、青崖直接泰山,连山四围,耳塞四固,阻山带河,位置冲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防御工程齐长城,西端即于县境广里附近,在群山中蜿蜒70于公里,至今脉络清晰。战国时的齐晋之战,东汉耿便罚张步之战,南北朝时的魏宋升城之战,均发生在这里。唐代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在黄山建立过黄巢寨,青崖山和五峰山曾是金元时严师屯兵之地。   黄崖山,当地人称蝎子山,群山环抱之中,交通十分不便。即便是今天,也是如此。其西峪有一线相连的三个小村,均已黄崖命名。北黄崖属长清,南村和中村属肥城。是什么原因让张积中来到这里筑寨讲学?这是我的第二个疑问。要搞清楚这件事,先要清楚——   张积中是何许人?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关于张积中的情况,大致是这样描述的:   张积中(? —1866) 字子中,号石琴。因排行第七,人称张七先生。江苏仪征人。贡生出身,后屡试不第,遂绝意仕途。道光年间拜周太谷为师,传习太谷学派,合儒释道三家为一。1856年(咸丰六年),因扬州战乱,携家眷北上济南,不久迁居于长清县黄崖山,以避乱相号召,讲学授徒。所授以儒家学说为主,旁及道藏、释典、医药、武术等,听者甚众。到1861年,黄崖山中迁入的逃难、避乱的官绅眷属和百姓已达8000余众。为免受溃兵骚扰,张积中命弟子修筑山寨,购置武器以自卫。凡入山者以其半数财物归公,又派人在肥城、济南等城市设立商号,以养山寨。这些措施引起当局怀疑,认为张积中聚众山中,图谋不轨,遂上书告变。1866年 (同治五年) ,山东巡抚阎敬铭命张积中出山投案对质,遭拒绝,遂派大军万余人围攻山寨。11月,山寨被攻破,张积中及其亲眷均举火自焚,所众几近全部被杀。他一生著述颇丰,现存《张氏遗书》《白石山房文集》等19种。   张积中乃是江苏仪征的世家,族中有多人入仕,按常理来讲,他的前途本应该当官。他虽饱读诗书,但却屡试不第,虽绝此意,投到太谷学派周太谷门下。正是周太谷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了张积中,要想了解张积中,必须要知道周太谷。陈辽先生有专著——《周太谷评传》,这里我只是简要提一下: 张积中所学的太谷学派发源于江苏泰州、扬州等地,为晚清儒家的重要学派,以创始人周太谷先生的名字命名,太谷死后,其弟子李光炘为南派领袖,张积中为北派领袖。 今天先聊到这里,了解了张积中先生与黄崖山的关系,欲知太谷学派,黄崖历史,以及刘鹗与太谷学派的关系,咱们按下不表,且看下回分解。 长清传奇:黄崖山二——周太谷与太谷学派前文提到,张积中师从周太谷,那么周太谷和太谷学派又是什么关系?张积中作为太谷学派北方领袖,南派领袖李光炘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咱们慢慢解读。 先来了解周太谷。 周太谷——太谷学派的创始人 周太谷(1764年~1832年),名毂(gu,音:古),字星垣,号太谷,别号崆峒子,安徽池州石隸(li 音,义同隶)人。 周太谷出生在一个富庶的家庭,父亲早亡,母亲比较开明,并没有逼他走科举的道路,周太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发展。他少年聪慧,喜爱读书,博览经史杂家。同时,他又好游山玩水,足迹走遍名山大川。广交异人、拜师寻友,然而始终未悟真道。   道光元年,他游庐山,见周敦颐刻石:“志伊尹之志,学颜渊之学。”方悟解“伊尹之志”是治国,“颜渊之学”是修身。伊尹是商朝开国之君商汤的宰相,传说奴隶出身。颜渊就是颜回,是孔子首席弟子,德行甚高,“安贫乐道”。子贡——孔门外交家评论颜回为“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五”,说明其智慧也是孔门第一。遂专门授“圣功之道”,当时从者如云,数以千计。有“陈一泉、韩仰瑜、汪全泰、张积中、李光炘等五大高足弟子。”他的学说倡导尊良知、尚实行,以儒家为基础,有掺杂了佛老诸说。“讲性命之学。其四书、五经别有注解,非汉非宋,大致以致用为本”。   周太谷年轻时,游学四方,分别拜精道学的韩子愈、通佛教的陈少华为师,这使得他能融三教为一体,“三教合一”是该学派的重要特征。   太古学派又被称为“新泰州学派”,产生于清代嘉道之际,延于民国,当今的学者把它称为中国儒家的最后一个流派。《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便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