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及转中的人力资源管理.doc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及转中的人力资源管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及转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及转企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初探 摘要: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在由事业单位向特殊的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发现,原文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文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进一步提出了改善此状况可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 改制 人力资源 管理 前言 公益文化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保留事业体制的文艺院团,以及承担公益性任务的艺术研究机构、文物保护考古科研管理机构、艺术院校、画院等单位。这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一、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现状 (一) 投入不断增加。 2009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各项文化工程资金投入总量达到30.59亿元,比2008年增长41.15%,主要用于扶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重大文化工程。 (二)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 “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计划新建和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室)2.67万个,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各级服务点75.7万个,已覆盖75%的行政村。2009年,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有1444座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力、影响力。积极探索城乡互动互助的新方式,开展送书下乡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等一批文化工程,农村、边远山区和进城务工人员看书难、看戏难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500多家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完成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显著提高。保留事业性质的国有院团在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经营管理等内部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上海交响乐团推进理事会管理模式,极大激发了乐团艺术生产活力。 (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取得初步成效。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用于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文化事业。近年来,文化事业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比如,荣毅仁基金会捐资1个亿设立“荣毅仁基金会杂技奖”,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捐赠1个亿用于设立“中国文化艺术奖”,此外,一些热心人士作为文化志愿者参加各种文化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有力保障和财政支撑,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一些公共文化单位功能定位不清,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严重,我国把文化建设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原有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胡锦涛同志提出“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总动员,对此相当一部分文化事业单位将向企业改制或者是进行企业化管理。文化事业单位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解决好人的问题,这早就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由于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受到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因此,目前转企改制中人力资源改革存在着不少问题。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能定位不准 目前,虽然文化事业单位大都已将人事部门改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管理基本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管理者只是集中精力在使用、控制员工这一层面上,忽视对员工的培训开发,把人当成成本及工具,而不尊重人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忙于简单的档案管理,没有将精力放在战略性规划、人力资源开发上,角色定位严重不准。 用人制度缺乏竞争机制 事业单位用人制度主要是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以劳动合同的方式把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明确下来。员工和单位签订合同之后,只要没有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就可以保住“铁饭碗”,享受相应的薪酬待遇。内部选拔多采用主管提名、资历排辈的方式,员工工作职位与个人能力的对等原则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实施,这就导致高素质人才频繁跳槽、低素质的人员不愿流动。 (三)培训方式陈旧落后 事业单位普遍对与员工的培训力度不足,培训方式单一,经常采用全员参加的讲授法、研讨法等,没有根据员工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缺乏以组织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培训体

文档评论(0)

xciqshi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