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合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合集

血液一般检验(含仪器) 1、抗凝: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或者抑制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2、瑞氏染色:利用不同种类的细胞或同一细胞的不同成分对瑞氏染色液中酸性及碱性染料的结合能力不同的特点,用瑞氏染色液将不同种类的细胞或同一细胞的不同成分染成不同的颜色,以便进行显微镜检查的染色法。 3、红细胞计数(RBC):指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4、血红蛋白(Hb,HGB)是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含色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是红细胞内的运输蛋白。 5、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下限,称为贫血。临床上通常以血红蛋白为标准。 6、网织红细胞(Ret):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未成熟)红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碱性染料(如煌焦油蓝、新亚甲蓝等)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 7、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是不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残存的核酸变性、聚集形成颗粒,经碱性染料(如亚甲蓝)染色后,细胞内可见到深染的颗粒;若以Wright染色,则在粉红色的胞质中出现蓝黑色颗粒,故名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8、红细胞比积(HCT/PCV):是指一定体积的全血中红细胞所占体积的相对比例。 9、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指红细胞群体中,单个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以飞升(fl)为单位。 10、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指红细胞群体中,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值,以皮克(pg)为单位。 11、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全部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的平均值,单位为(g/L)。 12、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CHCM):是RBC/HC直方图的平均值,参考区间在280~410g/L。 14、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即反映红细胞大小不均的客观指标。 ①RDW-CV:是红细胞在体积分布曲线上1SD的分布宽度与MCV的比值(正常RDW-CV=11.5%~14.5%);②RDW-SD:是以红细胞分布的峰值相当于100%时的20%界限的分布宽度,以fl表示[正常RDW-SD=(42±5)fl] 15、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 16、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单位容积的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总数。 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值(成人为10×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正常值(成人为4×10^9/L)称白细胞减少。粒细胞<0.5×10^9/L称为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17、白细胞分类计数(DLC)是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后血涂片上白细胞的形态,并进行分类计数,以求得各种白细胞的比值(百分率)和绝对值。 类白血病反应:是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当刺激因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消失。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外周血液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1×10^9/L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是指成人外周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05×10^9/L。 单核细胞增多:是指成人外周血液单核细胞绝对值大于0.8×10^9/L。 18、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在严重的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急性中毒、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可发生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杜勒小体、退行性变等形态改变。 ①中毒颗粒:在严重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紫黑色或深紫褐色颗粒,称为~ 。 ②空泡形成:中性粒细胞粒细胞的胞质或胞核出现一个或数个空泡,是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和颗粒缺失的结果。 ③杜勒小体:是中性粒细胞胞质中蓝色或灰色的包涵体,常单个或成群位于细胞边缘,由糖原颗粒和内质网组成。 19、棒状小体: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杆状物质,1个或数个,长约1~6μm,称为棒状小体。若出现数个棒状小体,呈束状排列(柴束状)的白细胞称为柴捆(faggot)细胞。 20、核左移:外周血液的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甚至早幼粒细胞的现象称为核左移。 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称为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称为退行性核左移。 21、核右移:外周血液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并且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时称为核右移。 22、异型淋巴细胞:在病毒(如腺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等)、原虫(如弓形虫)感染,药物反应、结缔组织疾病、应激状态或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形态上的变化,表现为胞体增大、胞质增多、嗜碱性增强、细胞核母细胞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或反应性淋巴细胞。 23、卫星核淋巴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